中評社香港10月13日電/創業板新股最近波動異常,疑出現為賣殼而上市的現象,市場擔心此將影響本港股市的投資生態環境。證監會主席唐家成昨天表示,證監會有完善審查機制,若企業有問題會否決其上市申請。他說,殼股是否符合市場正常運作值得研究,若果公司借殼上市但無實際業務,就不應該申請上市。
香港商報報道,港股過去一周的利好氣氛在創業板新股身上無限放大,回顧上周掛牌的6只在創業板股份,全部股份首日掛牌都錄得升幅,最高升幅的亞勢備份(8290)飆升21倍,最少升幅的泰邦集團(8327)亦抽升1.67倍。惟多只創板半新股昨日午後遭洗倉狂瀉,其中應力控(8141)在開市初段升36%高見2.6元,惟收市即變身“毫仔股”收報0.98元,跌近50%。市值今日一度達到15.6億,跌至5.88億元。另外,豐展控股(8248)最多曾瀉87.6%至0.26元,最終收報0.49元,下跌76.6%;泰邦集團插35%至0.52元,低見0.49元,最終收報0.51元,跌幅達36.2%;立基工程(8369)挫22.7%至0.61元。
對於創業板股份近期股價波動,有報道指證監會向港交所施壓,要求收緊創業板上市申請及審批,避免出現為賣殼而上市的現象。唐家成昨天沒有回應有否要求收緊創業板上市門檻,但表示殼股是否符合市場正常運作值得研究,若果公司借殼上市但無實際業務,就不應該申請上市。唐家成認為,創業板監管與主板無分別,有不正常個案出現就會跟進。他又說,關注改善上市條例,一直與港交所因應市場環境商討上市機制,但不評論創業板轉主板機制是否要改善。雙方對創業板看法一致,都是希望維持市場開放及保障投資者。
殼股有價需求仍存
港股“大時代”期間,市場“求殼若渴”,創業板殼股叫價逾3億元。雖然年中股市一度中落,但長遠而言北水南下趨勢未變,例如內地今年再度放寬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板,故市場對於殼股需求仍然存在,因而亦衍生了公司上市並非為了集資壯大業務,而是為了取得上市地位後出售控股權的現象;有些公司於申請上市時已部署集資後如何賣殼。事實上創業板成交並不活躍,2014年創業板全年日均成交額為6.7億元,不足主板的1%。
另外,創業板上市門檻及上市成本均較主板低,亦可全配售,不用公開招股,加上沒有盈利要求,故吸引更多公司於創業板掛牌。今年以來已有27間創業板公司新上市,現時亦有逾30家已提交上市申請,數目已超越2013年及2014年全年數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