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15日電/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改革決定》,提了60個任務,推動國企改革。
據人民網報道,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詳解了十八屆三中全會中的亮點。
亮點1 改革力度前所未有。
《決定》涵蓋15個領域、60個具體任務,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
記者: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作為《決定》起草和修改的親身參與者,您認為《決定》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特點?
楊偉民(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全會通過的《決定》是新一屆黨中央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動綱領、進軍號角。對於《決定》的特點和蘊含的思想,我理解主要有五點:
一是主題全面。這次會議確定的主題是全面深化改革,這與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前6次三中全會有所不同。儘管前6次會議也都與改革有關,但主題僅是某一方面改革。這次則包括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以及國防和軍隊改革、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之所以確定這樣的主題,一方面是為了與“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相適應,另一方面也是實踐需要,當改革進入攻堅期、深水區,只有堅持全面改革,才能繼續深化改革。
二是主線清晰。《決定》提出“6個緊緊圍繞”,分別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黨建這6個領域的改革主線,反映各個領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如第一個主線是“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這就是說,基本經濟制度、市場體系、財稅金融、宏觀調控等經濟領域的所有改革,都要圍繞這個主線來展開和推進。提出每個領域各自特定的主線和方向,不僅全面深化改革總的方向不會迷失,每個領域的改革也不會偏向。
三是重點明確。《決定》的定位是全面深化改革。與此同時,堅持問題導向原則,把經濟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發揮其對其他領域改革的“火車頭”牽引作用。15個改革任務中,6個是經濟,生態文明體制也與經濟密切相關。經濟占了所有改革任務近一半。之所以如此,主要考慮是,當前我國存在的問題,根本上說還是發展問題。推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是黨和國家的首要任務。我們正處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階段,下一步發展面臨眾多難題和風險,過去支撐快速增長的條件已經發生變化,我國已到了必須主要依靠改革紅利釋放活力、實現發展的階段。這次把改革的時間目標定位在2020年,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相一致,也是這個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