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6日電/ 戰時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四大國之一。但由於受冷戰的影響,戰後七十年來,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卻受到西方的漠視,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成為“被遺忘的盟友”,這是不公正的。
1931年日本法西斯發動“九一八事變”,揭開了侵華戰爭、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中國打響了抗日戰爭,在世界上最早舉起了反法西斯的大旗。
1937年日本精心策劃“七七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採用了“速戰速決”戰略,企圖在短時間內滅亡中國,盡早結束中日戰爭,避免陷入持久戰;中國則採用了“持久戰”戰略,將日本引入持久戰之中。面對強敵入侵,中國建立了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開辟了世界上第一個反法西斯戰場。
中國是名副其實的亞洲主戰場。據統計,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日本陸軍總兵力為51個師團,其中,中國35個、東南亞10個,日本陸軍近70%的兵力在中國戰場作戰。戰爭結束時,中國戰場的日軍人數仍遠超過太平洋戰場。
由於中國的頑強抗擊,日本不得不將陸軍主力投入到中國戰場,日本以中國為基地攻占蘇聯遠東地區的北進政策,以及進軍印度、印度洋,在中東地區與德意會師的西進戰略全都無法實施。事實證明,中國既是亞洲反法西斯主戰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主戰場之一。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當天,中國建議中美英蘇等國成立軍事同盟,得到響應。1942年1月1日,以美英蘇中為首的反侵略國家發表《聯合國家聲明》,標誌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建立,為二戰勝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中國與美英蘇一起參加了戰後國際秩序的重建。《開羅宣言》、“雅爾塔會議”、《波茨坦公告》等盟國首腦會議做出的一系列決定、簽署的協議和發表的公告,大多都與中國進行協商、署名後公示於世,搭建了戰後國際新秩序的框架,表明了中國在其中的重要貢獻。
總之,中國作為一個弱國,在二戰中敢於奮起反抗強大的日本法西斯,推動了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並在戰後國際新秩序的構建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創建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歷史雄辯地證明,中國與美英蘇並稱為反法西斯四大國是當之無愧的。(作者是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研究會會長)
(來源: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