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兩岸四地學者熱議:兩岸應如何更好地互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30 00:47:39


第六屆兩岸關係澳門論壇於29日舉辦了小組討論。(中評社 張爽攝)
  中評社澳門12月30日電(記者 張爽)第六屆兩岸關係澳門論壇於29日舉辦了小組討論,來自大陸、台灣、澳門、香港的學者就兩岸的外交政策應該如何互相借鑒、習馬會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大陸惠台政策的有效性、民進黨執政的前景以及該黨的青年政策等熱點話題發表了觀點。

  台灣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劉曉鵬表示,馬英九在外交上提出“務實的理想主義”的時候,意思是盡快結束金錢外交。幾年來,這方面的預算一直在減少,在執行上,原來十年的項目,改成了一年兩年。錢是減少了,但是概念並沒有變化。

  “兩岸的受援國的差不多的官方資金投入,為何效果差很多?台灣應該學習中國大陸的做法。1980年之後,中國開始了互利和省錢的經驗:如何一元當十元用;如何在當地尋找更多的商機。”劉曉鵬說。

  劉曉鵬認為,台灣可以檢討的地方在於,為了達到發展效果,要投資還是要援助?他認為,中國版“務實理想主義”是政府理想,企業務實。

  台灣師範大學副教授林賢參認為,馬英九在這七年多裡積極改善兩岸關係,他的最大需求和期待就是建構一個領導人的溝通架構。習馬會等於實現了馬英九的需求,兩岸相互不否認治權。

  “從中國大陸內部的政治層次來看,經過改革開放三四十年,中國社會內部累積了大量矛盾,有藏獨、疆獨,再加上大刀闊斧反貪腐,都會讓大陸非常忙碌,大陸不會想讓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受到影響。特別是明年將會召開十九大,兩岸關係可能成為十九大的得分或者失分點。習馬會等於是默認了一國兩治、一國兩府,如果這樣還沒搞好兩岸關係,習近平恐怕就失分了。”林賢參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