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西村介紹發展之路的表演(中評社 張爽攝) |
中評社江陰6月16日電(記者 張爽)“搞旅遊就是城市化。”華西村的老書記吳仁寶曾這樣說。中國統一聯盟桃竹分會上海參訪團一走進華西村,就體驗到了這裡發展成熟的旅遊服務業。參訪團成員黃金榮聽了華西村的介紹後說,華西村發展的好,主要是領導班子帶的好。就像台灣的蔣經國一樣,吳仁寶也是懂得民間疾苦的領導。
華西村首先為客人們準備一場視聽盛宴,十幾位身著綠衣紗裙的女子演奏二胡、揚琴、古箏、琵琶等江南絲竹,悠揚的曲調讓參訪團成員們凝神聆聽。
器樂表演退場,京劇老生、孫悟空、黃梅戲小旦紛紛登場,用京劇、黃梅戲、越劇等傳統戲劇的形式唱出了華西村發展和理念。“這種‘舊瓶裝新酒’的表演方式讓人耳目一新。”參訪團成員葉先生說。
最讓參訪團成員全世祿印象深刻的是華西村委副主任周麗女士對華西村發展情況做的介紹。
周麗在介紹中說,吳仁寶從不曾動搖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在他人生的最後幾年中,他不拿工資也不拿獎金,住的是村裡最舊的房子。
“吳仁寶被譽為農民哲學家,他一生的思想精髓就是實事求是。”周麗說,華西村就是沒有條件創造條件發展起來的。華西村原本土地就少,還被分成1200多個小塊。因此華西村沒有分產到戶,聽中央的宜統則統,宜分則分的指導原則。
“華西村在文革時期就悄悄辦地下工廠。如果這個時候分田,就等於走回頭路。老書記寧願自己被罵,也堅持不分田。”周麗說,那個時候,華西人最多的時候一天要工作二十多個小時,用人力挑平了土地,才帶來了農業的高產穩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