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丹丹在作品《燃燒的1937》中展示高難度動作。 |
中評社北京1月13日電/“不想回家過年。”越臨近春節,陳丹丹暗下決心的次數就越頻繁,“媽媽開著麻將館,春節最忙,也沒空管我。”她給這個決定找了很多理由,可對親戚朋友“關心”的“恐懼”才最具決定性,“評論我的工作,催我結婚,問我在國家隊一個月收入多少錢?”這些問題,對單身、獨自在天津依靠微薄收入維持鋼管舞夢想的陳丹丹來說,每個都是複雜工程,“他們不會理解。”她決定,過了年再回家和媽媽相聚。
這樣的矛盾也困擾著王潔兒,雖然她不需要再向親戚解釋:“我跳的鋼管舞不像你們想的那樣。”但新的問題出現了,“你們現在厲害了,都上新聞了,在國家隊能經常出國嗎?演出能掙很多錢吧?”王潔兒說不清楚,其實,每次出國比賽的費用都是自己教課攢下的,有時還需要父母貼補。更何況,一個月前,她和隊友的照片還刷爆了親友的朋友圈——北京時間12月11日,“鋼管舞國家隊”在國際鋼管舞錦標賽中因主辦方未懸掛中國國旗,放棄了決賽資格。
不想人生就這麼被安排
“你們上頭條了,你要成網紅了。”當姑父把退賽的新聞轉給王潔兒時,她完全沒想到這件事會有那麼多人關注,想起新聞裡所有隊員和自帶的五星紅旗合影的照片,她打趣說:“早知道好好拍,這張不漂亮。”可談到退賽本身,她便收起玩笑,“國旗的事情零容忍,退賽是沒有分歧的決定。”
意大利此行,王潔兒沒少花父母的錢,雖然沒有完成比賽,可她收獲了大哥的一句“懂事了”,在全家都反對她選擇鋼管舞的情況下,這種肯定的聲音在以前她拿到獎牌時也很難獲得。王潔兒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綫記者表示,自從她決定成為鋼管舞運動員時,家裡的氛圍就徘徊在“冷戰”和“爭吵”兩個極端,“我家在廣東東莞生產毛衣,兩個哥哥都聽家裡安排繼承家業,但我才21歲,不想人生就這麼被安排了。”
2014年,打聽到中國各地的鋼管舞好手都在位於天津的中國鋼管舞訓練中心學習,7天免費試訓的機會,讓王潔兒和5個朋友買了火車票前往天津,20多個小時後,她確認了“這不是低俗的鋼管舞”,於是回家把自己的選擇告訴了父母,盡管萬千個不願意,但爸爸還是陪著女兒來到天津,放手給她獨自闖蕩的機會。於是,在天津天塔附近一片商業區裡,混在KTV、火鍋店和網吧中的一間舞蹈室,就成了王潔兒安放事業的家,“剛來連超市都找不到,吃的也是‘一張大餅夾一切’,天天想家哭到半夜。”可王潔兒依然沒有妥協,在和父母的“對峙”中,她很清楚,憑借他們無私的愛,她會是“勝利”的一方,“平常再嚴厲的話都說了,但一比賽還會問錢够不够,我知道他們的愛,只是彼此不知道怎麼表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