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中評社 徐夢溪攝) |
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中評社報道組)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14日上午就台灣食品入境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支樹平指出,台灣的食品和化妝品不合格率或者未予准入比例確實比較高,第一,台灣地區進入到大陸的食品、化妝品,特別是食品批次多、品種也多;第二是大陸和台灣地區有一些企業標準執行上有一定差異;第三則是台灣食品監管上還有薄弱和漏洞之處。“在食品安全這個問題上,我們是一視同仁的,與來自其他地區的產品一樣,不符合大陸食品安全標準的,一律不得入境。兄弟是兄弟,原則是原則,不能因為是兄弟,就放棄原則,安全該守住的還是要守住的。”
以下為問答實錄:
台灣聯合報記者:請問支局長,我們注意到最近有大量台灣商品列入質檢總局不合格名單中,包括今年首輪發布的未予准入的名單中,台灣的商品就高達4成以上,有不少都是台灣的知名品牌,而且最後銷毀處理的比例相當高。請問,這是不是意味著質檢總局對台灣商品進口的審核和執法更為嚴格,原因是什麼?兩岸已經簽署食品安全協議,農產品檢驗檢疫以及標準計量的檢驗協議,請問這些協議目前的機制運作情況如何,今年是否會進一步加強落實及合作?謝謝。
支樹平:血濃於水,我看到台灣同胞很親切。前兩天在兩會的會場上就有台灣地區的記者,曾經問過我這個問題。我當時說,有一些數據要查一下。回來以後很負責地讓人把詳細數據查出來。雖然我和他沒有再見面,但是我負責地查了數據。今年公布的一月份未予准入食品、化妝品的信息中,總共公布了403批次,其中有175批次來自台灣地區,包括167批食品和8批化妝品。就是你說的403批中,175批是台灣地區的,不合格率確實較高,不予准入占到43%以上,我覺得你說得非常準確。
我也關注到去年的數據。2016年有722批來自台灣地區的食品和化妝品未予准入,大概占全年總數的23.7%。這樣得出一個結論,台灣的食品和化妝品不合格率或者未予准入比例確實比較高。所以你剛才的擔憂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和我的同事們也在查找原因。從技術角度來說可能有三個原因:
第一,台灣地區進入到大陸的食品、化妝品,特別是食品批次多、品種也多。因為離得近,每批次數額不是很大,但是總批次數量很多。去年輸往大陸食品中,台灣地區的食品總額只占到1.3%,但是批次占到5.3%。去年總共從台灣地區進口8萬多批,檢出了700多批,檢出率不到1%。應該說,99%以上是合格的。因為批次多,數量上也顯得多一些。
第二,大陸和台灣地區有一些企業標準執行上有一定差異。我們發現,未准予入境的台灣食品中,在食品標準上有差異,大概有30%的食品添加劑或者新食品原料的使用和大陸的標準不太一樣。
說到這裡,我就多說兩句。現在大家都知道的原因,“5.20”以後,現在的台灣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我們原來有很多合作,現在確實受到了阻礙,有些信息就無法像過去那樣暢通了,我們的標準可能台灣地區企業、同胞無法了解。所以標準等信息不互通,就出現了這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