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凱爾德(中評社 張爽攝) |
布萊恩·克爾頓認為,雖然中國的人民幣匯率機制在過去十年當中變得更靈活,但中國仍然有資本管制,所以,中國受美元匯率的影響沒有很多其他的經濟體那麼大。
20年之後 亞洲經濟體面臨新問題
托馬斯·倫邦表示,97年的時候,中國的經濟增長每年是2到3萬億,現在是每年5萬億,體量越來越大了。其他國家的GDP的增長也是這樣。亞洲的金融危機可能帶來更大的變化,將比20年前的變化更有戲劇性。
“另外,還有一個巨大變化就是,亞洲已經極具現代化,比如中國的電商、東南亞數字經濟,我們生活在一個更加的互聯化、數字化的世界。”托馬斯擔心,世界是不斷在日新月異變化的,世界總是會有新的需求,但亞洲很多國家都是在改革方面實際上是滯後的。
冰見野良三認為,現在市場一半按照邏輯、一半變幻不定的現象仍然存在,亞洲金融危機向全世界揭示,新資本主義仍然有一些問題。
凱爾德表示,美國的保護主義的抬頭,而且保護主義不光是在貿易領域,也有可能會蔓延到金融領域,將來如果爆發危機,美國還會不會像在1997年那樣發揮作用?從新一屆政府的角度來說,美國在從全球舞台上後退的。
蔡鍔生表示,現在應該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來看待我們的發展,思考如何加強區域合作。“現在的問題不光是金融的問題,而是很多問題交織在一起了,經濟的發展、氣候變暖,反過來經濟和金融、虛擬和實體的關係到底怎麼處理?”
凱爾德表示,如果美元加息過快,帶來美元走強的幅度過大,就有可能加劇一些區域性的問題。“從長遠角度來講,如果美元走強的幅度過大,就會造成美國工業碰到更大的困難,比如美國的大型汽車製造商會就會遭遇困難,這將導致更大幅度的保護主義的抬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