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中師範大學台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志懷。(中評社 張心怡攝) |
中評社汕頭11月17日電(記者 張心怡)華中師範大學台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志懷出席2017年南澳論壇開幕式致辭表示,30年來,兩岸關係從敵對到緩和,經濟合作從無到有,民間交流從單向到雙向、從脫序到有序、從零和到雙贏。他指出,兩岸實現了全面直接三通,形成一日生活圈,經濟社會融合取得積極進展。
“頻繁的民間交流,熱絡的高層互動,改變了兩岸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隔絕狀態,更衝破了’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使兩岸政治分歧的解決取得重要突破,實現了兩岸協商對話,從事務性與經濟性協商、到政策性對話再到政治性對話的飛躍,兩岸交流互動,從民間往來、到兩黨領導人會面、再到兩岸領導人會面的飛躍。”
周志懷談到,30年來,兩岸相互影響力發生了重要變化。兩岸彼此相互影響長期存在,但過去30年來台灣對大陸影響力,已隨著形勢的發展發生變化,隨著兩岸綜合實力對比差距的擴大,變得越來越小,大陸對台灣的影響則越來越大。他認為,這個趨勢未來難以逆轉。
周志懷強調說,三十年來兩岸關係取得重要進展,以下因素不可或缺:
第一,是親情與同胞情。從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末到1987年的近40年間,兩岸隔海相望,對親人的思念,對鄉土的眷戀,斬不斷,理還亂。這種親情的力量,血脈相連的濃濃親情,正是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原動力。
親情與同胞情密不可分。如果說,親情所凸顯的主要是“家人”的概念,同胞情所凸顯的則是“自己人”和中國人的概念。兩岸同胞,血脈相連,命運與共,打斷骨頭連著筋。“兩岸一家親”是基於同胞情,惠台讓利是基於同胞情,“願意首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是基於同胞情,“尊重台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也是基於同胞情。親情和同胞情的叠加,便形成“沒有什麼力量可以把台灣與大陸割裂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