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峰會現場(中評社 徐夢溪攝) |
中評社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 束沐 徐夢溪)新媒體、融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如何發揮優勢、補足短板,煥發新的生計和活力?這是近年來兩岸媒體與媒體人共同面臨的問題。在昨天舉行的第三屆兩岸媒體人北京峰會上,與會嘉賓結合所在媒體的實際經驗,分享了他們對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的應對與轉型的看法與建議。
北京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北京晚報總編張冬萍指出,中國社會邁入了全面數字化的進程,移動互聯網進入社會生活各個層面,一個融媒體的新時代已經到來,“兩微一端”成為不可或缺的部分。
她介紹,北京日報拓展移動網絡輿論影響力,發展傳統媒體基礎上積極探索新媒體實踐,加快媒體融合步伐,以權威、深度、豐富、可讀的內容,形成了及時采編、即時發稿、互通有無的機制。此外,她介紹,融媒體時代的考核激勵機制中也增加了“創新考核”內容,激發員工創造力。
“為何而戰?如何而戰?”台灣聯合報系《經濟日報》社長黃素娟表示,老媒體的轉身,“為何而戰”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她介紹,2008年,管理層一致認為,要永續的是媒體事業而不是非媒體行業,這就是為何而戰的核心。
黃素娟表示,傳統媒體的核心是影響力。她介紹,為了發揮和運用影響力,聯合報系在60周年的時候成立了“願景工作室”,選擇一些有公共性的重要議題和沒有解決的重要社會問題進行觀察分析,並且促成這些問題改變,“這是理想,也是我們的策略。”黃素娟說。
北京廣播電視台台長、北京電視台台長李春良表示,在媒體融合發展的時代,無論傳統媒體還是新興媒體都面臨機遇和條件,提高傳播力、影響力、引導力、公信力,更加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成為媒體的共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