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2日電/身為首都,本身又是一個特大型城市,北京的人口問題歷來複雜、敏感,廣受關注,積分落戶政策的正式啟動是項積極的舉措。
11日上午,北京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發布《北京市積分落戶操作管理細則》,決定從4月16日起,正式啟動北京市首批積分落戶申報工作。持北京市居住證、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在京連續繳納社會保險7年及以上,且無刑事犯罪記錄的,可參加積分落戶申報。
經過一年多的準備,北京積分落戶終於由冷啟動進入實施階段。對於在北京長期穩定工作的外地人而言,戶籍的大門又打開了一扇窗。在上述4項前提之外,他們在就業、教育、納稅和守法記錄等9個指標上的積分達到一定門檻,就有可能轉換成本地戶籍,享受均等的公共福利。
此番啟動的北京積分落戶還有一大亮點,那就是精簡了申報流程。積分申報的4項前提和9大指標,每一項都對應著具體的“證”和“章”;而從公布的縱向流程來看,還有註冊、關聯單位、積分填報、確認提交等8大步驟。
因為打通了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落戶申報的指標項都不需要民眾親自計算,大部分申請人足不出戶就能完成申報流程,最大程度釋放了數字化和信息網絡化的紅利。
積分落戶最終的落腳點是“人”,服務於人的自由流通和市場壁壘的破除,最終讓城市成為有尊嚴的居所。與現有的大學畢業生落戶、人才引進、投靠親屬等渠道不同,積分落戶政策讓長期在京務工的非京籍普通勞動者也享有了相同的機會。
當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網絡化和簡政放權的優勢,保證落戶的公正公平、公開透明運行;如何合理確定落戶規模;分值權重的設置如何進一步優化等等,在具體的落地執行中,都還需要進一步磨合、完善。
戶籍制度的改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人口資源與環境之間的矛盾也是我們面臨的一個緊迫問題。不過,不管此輪積分落戶最終能惠及多少人,加大改革、廢除城鄉的藩籬,是應該始終堅持的大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