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一(中評社圖片 汪毅夫提供) |
中評社北京5月9日電(作者 汪毅夫)今天要同各位朋友分享的是1960年左右大陸印制的一張傳單(圖一)。傳單上說的“蔣軍金門某師長楊又曾”是河北柏鄉縣人,當年他是駐守金門的92師師長。傳單向楊又曾報告其家鄉事:家鄉成立人民公社,其弟楊存柱“在村里當社長”;人民公社辦了食堂,其弟楊保柱“全家都在食堂吃飯,年底結算還有節餘存款”;楊保柱“兒子瑞禎已初中畢業,國禎在上中學,女兒愛菊已出嫁,女婿在政府工作”;另一弟楊紀柱“一家七口生活頂好”,絮絮叨叨不外家鄉事。臨未來了一句:“他們都常想念在金門的楊又曾,關心他的生活,要他在外好生保重”。傳單上還有楊保柱一家五口的合照。
人民公社及“吃飯不要錢”的食堂,是大陸農村生活的一個特定階段的產物,是歷史上曾經真實存在的事物。據羅平漢《人民公社制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至1958年9月2日,河北省各地人民公社已辦食堂21.7萬個。從1969年初至1974年底,我曾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人民公社新生生產大隊插隊務農,也曾在人民公社的食堂吃過飯。不過,其時在人民公社的食堂吃飯,不但要錢,還要糧票哩。
2018年5月8日記於北京
(作者汪毅夫系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