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毅夫在寧波大學發表演講 |
汪毅夫指出,在台灣,從1988年以來的第三波“去中國化”是李登輝及其追隨者推動的。它具有明顯的“合”的特征。一是李登輝及其追隨者有時在藍營、有時在綠營,有的在藍營、有的在綠營,他們無論在朝在野,在“去中國化”這檔事上是目標相同,勠力合作的;二是它集合了日據當局去中國元素取日本元素、將台灣人分離於中國人的努力和兩蔣團隊給台灣“皇民”活動、給兩岸間隔造成空間的後果。譬如,日據當局的“去中國元素”和兩蔣團隊的“反共”已混制成毒性很高的“藥丸”:“逢中必反 ”;再譬如,“兩國論”回應了當年日據當局“將台灣人分離於中國人”的期待,又擴張了兩蔣團隊給兩岸間隔造成的空間;又譬如,台灣歷史教科書問題上,東亞史觀已取代中國史觀, 中國元素將被陸續删減到近於極限;……。
“記得1997年,吾師陳孔立教授在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集刊》撰文指出並批評台灣歷史教科書的問題。如今21年過去了,問題變得著更加嚴重! ”汪毅夫感慨道。
汪毅夫說,李登輝生於1923年,經歷了“去中國化”的三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里,李登輝於1940年改名為岩里政男;在第二和第三階段里,老牌的台灣“皇民”岩里政男是參與推動者和主持推動者。“現在,人所共見和人所言的事實是,在岩里政男的主持推動下,‘去中國化’已至於極端、亦將止於極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