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教育部:文明探源工程成果進教材方案已確定
http://www.CRNTT.com   2018-05-29 00:34:56


教育部教材局巡視員申繼亮(中評社 張爽攝)
  中評社北京5月29日電(記者 張爽)教育部教材局巡視員申繼亮昨日在國新辦關於介紹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成果有關情況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初中用的歷史教科書對照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修改方案已經確定,主要是根據工程新成果增補了一些知識、細化原有表述、更新一些圖表三個方面的內容。

  申繼亮說,現在的教科書裡面,無論是小學的道德與法治、初中和高中歷史,還是大學裡用的教科書,對於“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簡稱“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已經確認的一些重要成果,都有所反映。比如在中學歷史教科書中,現在就有關於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紅山文化、齊家文化等等。“隨著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發布、發表,我們也在積極對接,把這些新的成果及時反映到教科書裡面。”

  申繼亮表示,現在初中用的歷史教科書對照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修改方案已經確定,基本內容也基本確定下來了,主要是三個方面:

  一是根據工程新成果,增補了一些知識。比如像石峁文化、屈家嶺文化、寶墩遺址等,這些過去教科書裡是沒有的。

  二是根據工程新成果,在原有的表述中又進一步細化。比如良渚遺址中發現的大型水壩、古城遺址。

  三是根據工程新成果,更新教科書裡的一些圖表。原來有一些遺址圖裡沒有,現在做了修改補充,有些照片採用新的考古照片。初中教科書已經修完了,高中歷史必修教科書關於中國史這部分也編完了,也對照研究成果進行了充實。高校《考古學概論》教材也做了適當的調整。

  申繼亮表示,教科書是最重要的傳播載體,現在中小學在校的學生,義務教育階段就有1.5億,普通高中大概3000萬,加起來這個人群是非常龐大的。“如果說大家從教科書裡面能系統了解,傳播面是很廣的。通過老師的系統講解,學生的理解會比較深刻。”

  申繼亮表示,歷史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學科,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民族自尊、增強文化自信都是非常重要的。歷史教科書的編寫也一直努力遵循這樣一個原則,不斷地充實更新歷史考古和研究成果。“經過修改,我們希望能使學生更加充分的認識到早期農耕文明對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作用,也讓學生認識到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巍表示,最新的考古發現表明,我們國家是水稻和粟、黍的發源地。這也是探源工程一個重要的方面。“大約在一萬年前,我國已經分別在南方開始種植水稻,在北方種植粟、黍,就是小米和黏的黃米,我們應該把這樣的知識也加入到課本當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