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副院長陳祥健(中評社 張爽攝) |
中評社廈門4月18日電(記者 張爽)由福建社會科學院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聯合主辦,福建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承辦的“兩岸融合視野下台灣史論壇”17日在廈門開幕。福建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副院長陳祥健在致辭中表示,當前台灣島內的“皇民化史觀”、“台獨史觀”和“殖民史觀”泛濫,已成為影響兩岸關係行穩致遠的根子之一。深化兩岸融合發展,首先要肅清“殖民有功論”負面影響,這是海峽兩岸社會科學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陳祥健表示,福建與台灣僅一水之隔,平潭島距台灣本島僅68海里。特殊的地緣關係使福建與台灣在史前時期就存在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宋元以來,在台澎設治。清康熙統一台灣後,台灣成為福建行政設置的第九個府,有“第九閩”之稱。目前台灣2300多萬人口中,80%祖籍地是福建,閩台兩地同宗共祖,文化一脈相承。
陳祥健說,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1895年被迫割讓台澎給日本。殖民者的高壓統治與奴化教育,始終無法改變台灣同胞強烈的中華民族意識。然而近些年,“台獨”勢力以扭曲的“皇民史觀”、“台獨史觀”,歪曲、篡改歷史,鼓吹“殖民統治有功論”,公開為殖民者歌功頌德,美化日本人的殖民統治。這樣的行徑褻瀆了先人,傷害了兩岸中國人的感情,必為同胞所不齒、所唾棄。
陳祥健表示,合作與融合是時代的主旋律。兩岸同胞民心相通、心靈契合,是互信與認同的基石,是推動兩岸關係持續向前發展的重要紐帶,是確保兩岸關係行穩致遠的必要條件。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重要講話中提出,要“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兩岸要應通盡通”。這一政策主張蘊涵著深刻哲理和豐富內涵,既包含“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也包含兩岸人心相通,實現同胞心靈契合。
陳祥健說,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兩岸同胞同屬一個民族,過去未曾改變,現在也不可能改變。當前台灣島內的“皇民化史觀”、“台獨史觀”和“殖民史觀”泛濫,已成為影響兩岸關係行穩致遠的根子之一。深化兩岸融合發展,首先要肅清“殖民有功論”負面影響,這是海峽兩岸社會科學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陳祥健說,今天是4月17日,124年前的今天是《馬關條約》簽訂之日,曾經的傷痛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記憶。歷史不能選擇,未來可以開創。今天我們齊聚在這裡探討兩岸融合發展的歷史文化,這對於深化史實認知,還原歷史真象,駁斥台獨分子“日本殖民有功論”等荒謬言論,糾正被台獨分子歪曲的視聽,肅清其負面影響,服務兩岸融合發展和祖國和平統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