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段心儀:文化詮釋時代的使命
http://www.CRNTT.com   2019-12-11 00:21:56


 
  壹、台灣國文教育的過去與現在

  一、課標時代:早年,台灣國文課本定於一尊,由國立編譯館主其事。從 1952 年到 1999年長達四十七年,其間經歷過1953、1962、1971、1983四次修訂,但是,國家意識、民族精神、文化道統的傳承,都是課程標準中國文科的重要核心價值。

  二、課綱時代:1990年,李登輝時代提出一綱多本的教育政策,教育部遂著手訂定台灣高中課綱,1999年開始實施,稱為88課綱。2004年,因應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教育部發布《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2006年實施,這就是俗稱的95暫綱民國九十五年。2008 年,教育部以95暫綱為基礎,略微修訂,改為《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2010年實施,這就是俗稱的99課綱。惟國文、歷史兩科尚有爭議,遲至2012年實施,稱之為101課綱。

  因為《95國文暫綱》實施後,每周國文時數將減少1節,成為4節,遂降低教材中文言文比例,減少古典文學與經典選文的篇目,並且取消《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必修學分,改為選修學分─“論孟選讀”。這重大改變掀起文化界及高中國文教師的抗議,讓原本《95 國文課綱》變成《95國文暫綱》,也造成後來《98國文暫綱》《101國文課綱&103微調》等的迭迭更替。

  三、十二年一貫國教課綱簡稱“108 課綱”。十二年國教課綱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為遵照“增加選修減少必修”的原則,總綱删減國文時數。國文研修小組編寫國文課綱時,文言文比例本已下降為45%到55%,必讀古文30篇也因此改成20篇,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更從四學分改成二學分。2016年民進黨政府上台,改組課審審議委員會,再調降文言文比例成35%至45%,必讀古文篇目也從20篇改成15篇。

  四、“課程目標”的變化:實質教材面的變化顯而易見,因此每次爭議發生時,輿論聚焦於“文言文比例”“古文必讀篇目”,而未注意“課程目標”的變化。
一《95國文暫綱》《98國文暫綱》《101國文課綱&103微調》三個課綱的課程“目標”,仍然明確堅持中華傳統文化的保存與發揚光大。如:《95、98國文暫綱》的課程目標:二、培養閱讀文言文及淺近古籍之興趣,增進涵泳傳統文化之能力。三、研讀文化經典教材,培養社會倫理之意識及淑世愛人之神。《101國文課綱&103微調》的課程目標:“三、藉由文化經典之研讀,與當代環境對話,以理解中華文化與文明社會之基本價值,尊重多元精神,啟發文 化反思能力。”等都是非常清楚掌握國文教育必須兼顧“語文、文學、文化”三個面向與層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