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現場(中評社 張爽攝) |
當前,中國發展進入了新時代。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國未來的發展,特別是發展強大的中國如何與世界相處。今天,我利用這個機會,從歷史的維度、文化的維度、發展的維度、世界的維度,就如何認識新時代的中國談幾點想法與各位分享。
一、新時代的中國,是接續奮鬥、自立自強謀發展的中國。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的是一個經歷100多年戰亂、滿目瘡痍的爛攤子,國家一窮二白,人民生活極端貧困,工農業基礎十分薄弱,國民經濟幾近崩潰。經過70年發展,中國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極大改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70年來,中國人民以“8億件襯衫換一架波音”的苦幹實幹精神,不畏困難挑戰,不怕流血流汗,付出別人難以想象的辛勞和汗水,一磚一瓦、一點一滴建造起中國現代化發展的高樓大廈。在中國,這樣的場景隨處可見:田間地頭辛勤耕作揮灑汗水,建設工地施工步伐緊張忙碌,工廠車間機器轟鳴徹夜不熄,實驗室裡科技攻關執著專注……有外國媒體這樣評價,世界上有一群“最勤奮的人”,在短短幾十年裡把一個落後的中國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有著近14億人口的大國,好日子等不來、要不來,唯有奮鬥,別無他路。過去之中國,中國人民依靠艱苦奮鬥實現了夢想和追求;未來之中國,中國人民在追夢圓夢的路上仍將接續奮鬥、馳而不息。
二、新時代的中國,是人民福祉不斷增加的中國。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圍繞這個要求設計的;中國的國家治理,是圍繞這個要求運轉的。70年來,中國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保障人民民主權利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人民中尋找發展動力、依靠人民推動發展、使發展造福人民。經過長期努力,中國人民無論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從1978年到2018年,中國農村貧困發生率從97.5%下降到1.7%,下降了95.8個百分點,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明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中國將基本消除絕對貧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同時,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仍然面臨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讓近14億人民都過上富裕的日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將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採取更多措施增加人民福祉,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廣大人民群眾。新時代的中國,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三、新時代的中國,是更加開放的中國。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顯著標識。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積極順應全球化潮流,打開國門搞建設,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轉折。對外開放為中國帶來了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轉變了中國人民的思想觀念,激發了中國人民的創造熱情,顯著提升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水平。同時,中國的開放發展,為其他國家提供了廣闊市場,滿足了國際市場的產品需求,推動了全球資源配置更加合理。中國大踏步“走出去”,不僅帶去了道路、橋梁、學校、醫院,還帶去了工作機會和過上美好生活的希望。在跌宕起伏、充滿曲折的全球化進程中,中國與其他國家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發揮了“穩定器”“推進器”作用。當前,面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化遭遇逆流,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決心不會改變,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和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決心不會改變。中國將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構建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對外開放格局,實現更加廣泛的互利共贏,為全球創造更多增長機遇、轉型機遇、創新機遇。
四、新時代的中國,是改革創新不止步的中國。中國是一個有著近14億人口的大國,實現現代化沒有現成路子可走、沒有先例可循,必須走一條自己的路。70年來,中國人民拼搏進取、敢闖敢試,通過改革創新破解前進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破除妨礙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加快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領域改革,涉險灘、除頑疾、破藩籬,涉及範圍之廣、出台方案之多、觸及利益之深、推進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中國發展的面貌為之一新。前不久,中國共產黨召開第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全面部署,邁出了制度領域改革創新向縱深推進的關鍵一步,為中國未來發展立起了四梁八柱、夯實了制度根基。新時代的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推進改革創新,為發展計、為人民計、為子孫長遠利益計,不斷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遠充滿蓬勃生機與活力。
五、新時代的中國,是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中國。和平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是中國發展的鮮明特征。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來源於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來源於對實現中國發展目標條件的認知,來源於對世界發展大勢的深刻把握。70年來,中國沒有主動挑起過任何一場戰爭和衝突,沒有侵占過別國一寸土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主動裁減軍隊員額400餘萬。中國積極參與國際軍控、裁軍和防擴散進程,反對軍備競賽,維護全球戰略平衡與穩定。中國積極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是聯合國第二大維和預算攤款國和經常性預算會費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第一大出兵國。自1990年中國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以來,有13名中國軍人犧牲在維和一線。中國以實際行動維護世界和平,踐行大國承諾。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有些人擔心中國會走“國強必霸”的路子,有些人提出了所謂的“中國威脅論”,這既有認知上的誤讀,有根深蒂固的偏見,也有力量消長帶來的心理失衡,還有出於維護自身既得利益的刻意歪曲。中國夢不是霸權夢。作為在歷史上曾長期走在世界前列,近代以來遭受欺凌、蒙受屈辱的大國,中國發展的目的是贏得尊嚴和安全,讓歷經苦難的人民過上好日子。在追求這個目標的過程中,中國自然而然地發展了、強大了,但不是想要威脅誰、挑戰誰、取代誰。中國以自己的實踐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國強未必稱霸,走和平發展道路永遠是中國堅定不移的戰略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