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王岐山等在主席台就座,栗戰書主持閉幕會並發表講話。 |
中評社香港3月16日電/3月11日,隨著2022年中國兩會落下帷幕,五年一屆的全國人大和政協都進入履職的最後一年。但這并不意味著結束,反而是起步與開局,是謀劃與定向……站在時間的坐標系之下,回望五年,觀察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發展軌跡,可以更好地讀懂中國;前瞻五年甚至更遠的未來,變局與挑戰之下的中國會如何擘畫出美好的未來?
法國《歐洲時報》3月12日載文《兩會落幕:挑戰之下,中國之“進”尤可期》,文章說,正所謂“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無論對世界還是中國來說,當前面臨的困難與挑戰是顯而易見的,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複雜變化,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相互交織,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中國總理李克強在11日兩會閉幕後的記者見面會上也坦陳,在其擔任總理的最後一年,所面臨的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困難和挑戰依然衆多,但他和本屆政府會以鍥而不舍的精神恪盡職守,用實幹來踐行承諾。對於外界最為關心的5.5%的經濟增長目標,他也以登山作喻:越往上氣壓越低、氧氣越少,看似速度放緩了,實際上分量更重。對於在高基數上的增長,可以說,“高水平上的穩就是進”。
這一個在挑戰與困難中仍擲地有聲的“進”字,不僅展示出中國的信心與決心,也為處於不確定性的全球經濟帶來更穩定力量。而這遠不止增速數字本身,越是困難,越是考驗中國的智慧與治理能力。為了確保增長目標,中國將在減稅降費、優化營商環境、穩就業、穩市場主體、對外開放等方面制定相應措施,并持續發力。而且,這些舉措不僅是應對短期的,也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更不是預支未來,而是可持續的。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中國并不避談困難與挑戰,但也不會因換屆而停下前行的步伐,這也將給當下乃至更長久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信心,并帶來實質幫助。
除了經濟上的“進”,中國的民主議事進程也始終拉滿。
“五年兩會,三年口罩”。一句調侃,道出疫情以來中國政治生活中這一年度大事得以順利舉行的難能可貴。連續三年的兩會都開成了“精簡版”,但會議的“含金量”并未精簡。會期短了,信息量依然大而密集;程序簡了,新的人大議事規則仍保持嚴肅嚴謹,體現了程序民主與實質民主的相統一;參與度高了,從人民大會堂到代表委員駐地,再到社交媒體平台上普通百姓的關注與熱議,人人都可發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