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中評社圖片) |
本期“智庫聚焦”欄目刊登了《對華遏壓軌道上的中美關係》一文,作者楊楠(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認為,近期,一度被認為即將出現緩和的中美關係卻因“氣球事件”的發酵而再度面臨危機,中美關係“融冰解凍”似乎越來越遠。美國自特朗普政府至今,在對華戰略中呈現出的慣性是導致雙邊關係敏感性和脆弱性的重要誘因。無論是其宏觀戰略部署、中觀文件謀籌,亦或微觀機制和人員調整,都預示著美國戰略重心已完全轉至對華導向,且難以轉圜。中美關係的政治根基受到嚴重侵蝕,台灣問題成為雙邊關係最大的風險點位。考慮到當前雙方互動的狀態,中美關係在短期內仍無法確定博弈的邊界,其重構與發展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本期“智庫觀察”欄目刊登了《中國西部周邊戰略態勢及對中亞戰略的深度思考》一文,作者陸鋼(教育部區域和國別研究培育基地華東師範大學中亞研究中心主任、全球化智庫高級研究員)認為,近年來在全球力量重新調整、大國競爭加劇等因素作用下,中亞地區戰略環境發生劇烈變化。歐亞地區地緣政治格局的大洗牌,使得中亞再次走到歐亞文明與歐洲文明十字路口上,它面臨著選擇。而中亞的選擇又會影響大國力量的對比。中國有必要重視中亞文化認同問題並制定以民心相通為導向的中亞戰略。而要做到民心相通,比較符合實際的途徑是參與中亞消費市場建設,協助穩定其生活必需品供應鏈,研發出滿足中亞民眾偏好的產品與項目,培養中亞民眾與中國之間的親近感。
本期“智庫報告”欄目刊登了《“汪辜會談”的歷史地位與作用的再考察及其啟示意義——紀念“汪辜會談”30 周年》、《兩岸“破冰”的歷史記憶與啟示》兩篇文章。
《“汪辜會談”的歷史地位與作用的再考察及其啟示意義——紀念“汪辜會談”30 周年》一文作者嚴安林(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副院長,上海市台灣研究會會長)、樊雨晴(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碩士研究生)認為,從國民黨敗退台灣,海峽兩岸關係經歷了“隔海對罵”和“單方喊話”階段。20 世紀80 年代後期,台灣當局允許台胞到大陸探親,兩岸民間交往實現零的突破。為解決兩岸交往中出現的一系列具體問題,海協會和海基會因此成立,雙方在達成“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舉行“汪辜會談”。“汪辜會談”是由兩岸授權,集民間性、經濟性、事務性、功能性特點為一體的民間團體最高負責人的首次會談,以“半官方”性質搭建對話協商的機制性管道,為兩岸政治關係緩和奠定基礎,標誌著海峽兩岸關係邁出關鍵性第一步。會談的成功舉行體現出“求同存異”的精神和“務實協商”、“互惠互贏”的交往原則,展示出中國人在處理兩岸關係中“行穩致遠”的政治智慧。考察“汪辜會談”產生背景、歷史地位及作用,對於借鑒寶貴經驗、正確處理兩岸關係具有深遠而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