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政黨凡事要多走一步
對於如何著手建設發展、追求理性、文明、繁榮的社會,董建華提出了四點建議。
第一,政府要有作為。政府的整個團隊要有適度有為的管治方向,依賴市場決定一切的思想,已不足以應付現時的問題。現今科技突飛猛進,互聯網進一步推動全球化經濟、人工智能機械人將大量取代人手。香港正面對一個新的產業革命,可帶來新的經濟機遇,亦會影響現時低技術、低收入的群體。香港需要及早研究怎樣應付新挑戰,早日聆聽業界意見,盡早提出對策,讓衝擊減至最低,讓大家得以安居樂業。
第二,政府要與建制派更努力合作,製造緊密的伙伴關係,讓建制派更多參與施政、議政。同時,建制派不單要考慮自己選民的利益,亦要更多考慮香港整體利益。
第三,在反對派方面,香港必須防止極少數人排斥“一國”。以“本土”為名推動“港獨”、為禍香港,是香港人不會接受的。“香港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絕對不能動搖。民主社會存在反對意見是正常不過的,但是反對派必須有建設性及合理性。在分歧的問題上,特別是經濟民生等議題,可以通過理性、妥協的手段來解決。基於社會整體利益和市民福祉,反對派人士必須走出一條建設性的路。政府在此亦要加強溝通。
第四,香港離開祖國長達一百五十多年,很多人對國家認識不夠。回歸之後,社會關注集中在“兩制”,歷屆特區政府也太過聚焦於此,對“一國”的事情,包括國家憲法、《基本法》的認識,尚有大力推廣的空間。社會視野有局限,市民思維便容易有偏差,這一點要更多關注和加快改善。
董建華期望,政府及各政黨為了香港福祉,凡事多走一步,既得利益人士在考慮自身利益之時,亦要更多為香港整體作出貢獻。他說,香港人一定要團結,立法會要減少拉布、內耗,務求各方面共同努力,使管治重回正軌,回復有效施政,恢復建設和發展,令香港的民生問題以至政治困局得到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