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張文生(中評社 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3月30日電(記者 王秀中)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張文生日前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洪秀柱當選國民黨主席反映了基層希望國民黨有所變革的呼聲;洪秀柱在兩岸政策上的鮮明立場也代表了台灣民眾發展兩岸關係的願望,這種立場未來會與民進黨的“模糊”路線正面交鋒。當前,兩岸議題並不是洪秀柱要處理的優先事項。
勝選還洪秀柱一個公道 國民黨應棄“大佬政治”
張文生認為,洪秀柱能夠成功當選,涉及到國民黨黨員結構的問題。“有投票權的黨員結構本身是深藍的,對洪秀柱的政治路線較為認可,洪秀柱在黨員結構方面具有優勢。”其次,對於去年的“換柱”風波,有很多黨員頗為不滿,想通過此次投票還洪秀柱一個公道。
本次黨主席投票率僅有41.61%。張文生指出,這說明黨內仍有很多黨員缺乏投票熱情,這對其他候選人來說不是特別有利。洪秀柱的競爭對手黃敏惠雖然曾擔任嘉義市長和代理黨主席,但她在聲勢方面不敵洪秀柱。此外,黃敏惠在國民黨黨內代表了一種較為中性、溫和的傳統政治風格,得到黨內很多大佬的支持。
“但黃敏惠實際上無法滿足台灣社會要求國民黨要有所變革的呼聲。”張文生指出,國民黨在大選中敗北,反映出台灣社會特別是青年一代對於國民黨的不滿。而黨員對洪秀柱的支持就反映了這種基層的聲音,“希望國民黨做出變革,而不是走大佬政治的傳統路線,希望基層和年輕人的聲音能夠在國民黨黨內得到重視。”
至於有些人稱,這次選舉是“本土”和“外省”的對決,國民黨會“新黨化”,張文生表示,這些說法恐怕是一種過度解讀。我們不能低估洪秀柱的政治智慧,還要繼續觀察,給她更大的空間,帶國民黨走出新的道路。如果國民黨仍然走原有路線,即使維持表面團結,也會繼續走下坡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