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洺塗。(中評社 黃文杰攝) |
中評社桃園8月4日電(記者 黃文杰)私立實踐大學觀光學系講師高洺塗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目前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大陸赴台旅遊人數大幅衰退,約略每月20萬人左右,這讓負責陸團業務的旅行社勉強辛苦經營,結果遇到蔡政府用意識形態管理,甚至要祭出“窩裡反”條款,無疑讓業者更不願接陸團。
高洺塗,曾任省聯合會總幹事、實踐大學觀光學系講師。
對於台灣觀光旅遊下半年看法,高洺塗認為,無疑要步入寒冬,2016年來台觀光目的人次,自7月起每月都是負成長。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大陸來台旅遊人數為275萬人;2015至2016年5月大陸來台旅遊人數為428萬。兩期相比為負35.8%。
他說,降幅達35.8%的原因,應是兩岸關係緊張緣故,目前大陸赴台旅遊人數約略在每月20萬人左右,即使蔡政府全力推動新南向政策,鎖定菲、越、汶、泰、印等東南亞國家,積極宣傳及放寬來台簽證措施,東南亞國家來台人數,以2015年為例為65.9萬人次,放寬後這一年,增加到96.1萬人次,增加30萬人次,約多出77億元新台幣的觀光收益,然而陸客卻較同期負成長145.6萬人次,觀光收益銳減700億元,兩者加總,共少了623億元的觀光商機。
他預估2017年台灣入境旅遊人口約在900萬至980區間人次萬,人數沒有下滑,但陸客大減,造成大量觀光外匯流失。
高洺塗舉“觀光局”新出爐的“2016年來台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顯示,2016年以日本旅客,平均每人每日消費241.42美元最多,其次是新加坡旅客229.43美元,再來是陸客198.43美元。若從每人每天的購物費來看,陸客的96.30美元最高,這數字高於日客43.18美元和新加坡旅客45.81美元一倍多;甚至是歐洲旅客的7倍。
他告訴中評社,陸客人數減少,陸客消費力強,對於接待陸團的赴台業務旅行社,算盤打一打,生意當然要做下去,不過面對觀光主管機關,祭出管理處罰法令愈來愈嚴格,這才讓業者感到更“心寒”。
台灣旅遊同業自組LINE群組,身為群主的高洺塗,每天回應業者抱怨,尤其“觀光局”處分書一PO在群組,哪家旅行社遭“停牌”一個月或六個月,業者有苦說不出。
高洺塗舉例,過去來台陸團創高峰,為了提升旅遊品質,當然會查核嚴格,甚至草擬用檢舉方式,鼓勵業者“窩裡反”,這種用意識形態管理觀光,不是業者福氣也非上策。
他分析,讓業者去檢舉業者,讓導遊司機檢舉旅行社,遊戲規則如果玩到這地步,乾脆宣佈“禁止陸客來台算了”,每年每月公布對旅行社處罰,業者心情怎麼會好。
高洺塗告訴中評社,觀光主管機關要業者提供去年2月或3月整團旅遊資料,再從中間雞蛋挑骨頭,好比購物店原本停留60分鐘,質疑怎麼變成停留90分鐘,購物點本來六站怎麼變成九站,飯店通報住在台北市,結果住在新北市,所謂“住A報B”,不斷找麻煩,給業者困擾?
他說,若任由這樣發展下去,會讓業者感覺,根本不歡迎陸客來台,這對赴台業務並非良性發展。
高洺塗認為,當然制訂管理辦法,要落實執行,好比優質團兩餐500元,若沒有檢具發票,會對業者處罰記點,嚴重可能停牌一個月到三個月,這是為了改善台灣旅遊品質,以前就有規定,現在陸客變少了,若執法手段更嚴厲更緊縮,業者心態會怎麼想。
他說,政府應該協助業者,如何在這樣惡劣環境下,設法簡化自主管理,結果不是,業者經常抱怨“我已經被打趴,還要踹我一腳”,乾脆宣佈禁止陸客來台。
高洺塗說,面對兩岸關係緊張,觀光旅遊業者無不期待蔡政府能夠發揮智慧,早日找出解決辦法,不要因為政治關係影響台灣觀光產業,政府應該更鼓勵與輔導,不是以更嚴厲的單行法規來對付業者,怎麼讓業者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