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劉義周:台灣民眾對民進黨認同大幅成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23 16:36:35


劉義周主談“總統”選舉中的重要民意。(中評社 倪鴻祥攝)
  中評社台北9月23日電(記者 倪鴻祥)台灣研究基金會廣邀藍綠大咖,今天舉辦“總統直選、民主台灣”學術研討會,下午參加討論的“中央選舉委員會主委”劉義周指出,台灣民眾對國民黨的認同感近年來日漸轉弱,尤其在2016年最年輕的首投族中,認同者只有15.5%,這是國民黨急劇弱化的重大指標。同一年,民眾對民進黨的認同大幅度成長,從全體的四分之一增加到超過全體的三分之一,取代了國民黨成為台灣民眾中的第一大黨。

  針對政黨認同方面議題,劉義周指出,民眾對國民黨的認同感近年來日漸轉弱,2012年之前的民眾對國民黨有全部選民二到三成甚至以上的基本認同者。2016年大選與2012年大選時相比,國民黨認同者流失了超過四成,從36.4%降為20.0%,尤其在最年輕的首投族中,認同者只有15.5%,這是國民黨急劇弱化的重大指標,另一個問題是舊的支持者出走,2016與2012年相比,傳統支持者大幅滑落約14%;這是國民黨弱化的另一重大指標。

  劉義周說,相對的民進黨認同者的百分比變化是長期成長,這是國、民兩黨勢力消長最顯著的所在。民進黨民意基本盤堅固維持20%以上的認同者,2016年大選,民眾對民進黨的認同大幅度成長,從全體的四分之一增加到超過全體的三分之一,取代了國民黨成為台灣民眾中的第一大黨,這樣的形勢讓民進黨在近期將要舉辦的主要選舉中,都可能佔有優勢。

  而在“台灣人認同”這部分,從1992年到2017年的25年期間,從20%以下成長到60%上下,相對的,自認自己是中國人的百分比,則從25%下降到不足5% ,消長趨勢至為明顯;這種認同反方向趨勢發展,特別是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百分比的長期成長,主要原因是大環境造成。

  台灣研究基金會由民進黨創黨元老、前“監委”黃煌雄於1988年創辦,上午在國家圖書館舉辦2天學術研討會,下午的座談會由台北市長柯文哲主持,邀請“中選會主委”劉義周主談“總統選舉中的重要民意”;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主談“實現與未實現的政治願景、6次總統選舉與台灣民意變遷”

  劉義周表示,民意是決定“總統”選舉誰勝誰敗的重要因素。民意有長期穩定的面向,也有短期內快速變動的面向。他以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歷年所執行的調查研究案,探討長期面向包括民眾對台灣主要政黨的認同以及對台灣的認同。

  劉義周指出,“台灣人認同”的部分,從1992年到2017年的25年期間,從20%以下成長到60%上下,相對的,自認自己是中國人的百分比,則從25%下降到不足5% ,消長趨勢至為明顯。

  他指出,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百分比的長期成長主要原因是大環境造成。1980年代以前,台海隔離兩岸,互不來往。大量跨海而來的大陸出生民眾及其後代,加上教育與大眾媒體領域的灌輸,維持了一部份“我是中國人”或“我既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的認同;等到兩岸恢復交流,民眾發現原來兩岸是不同的兩個社會,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政治經濟體制、甚至有些差異的行為模式;“我是中國人”認同在台灣自然緩慢消失。

  他說,當然還有其他不同的因素或事件等的影響,例如1994 年的千島湖事件等,都有一定的影響,但這些個別的事件,可能都不比兩個社會隔離、價值體系差異、政治制度差異等的影響來得大。

  他表示,如果進一步分析不同年齡層的人的變動差異,台灣民眾整體的台灣人認同從1996年的23.1%一路成長到2016年的59.3%;而首投族的台灣人認同百分比,從1996年的19.6%成長到2016年74.2%,而且比整體高出約15%。換句話說,近年來台灣年輕的一代很自然地表達了“台灣人”的認同。

  他指出,另外一個現象也是值得注意的,就是台灣民眾隨著年齡成長,他們的認同也因為政治的學習在改變且一路強化。這表示台灣人認同的顯著增長,不只是年輕人進場時就如此,其他年長者也同步在強化中,這應該是台灣選舉中所有政黨、候選人不可迴避的一個現實,是台灣政治的基本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