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垂正。(中評社 張嘉文攝) |
|
陸委會記者會。(中評社 張嘉文攝) |
中評社台北3月15日電(記者 張嘉文)針對中國大陸提出惠台31項措施,“行政院長”賴清德昨晚召集各部會聽取各部會如何因應,而副院長施俊吉預定在明日舉行記者會說明政府的因應之道。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邱垂正今天說明陸委會立場表示,相關部會已進一步檢視相關措施與法規周延性,並作必要增修,以強化安全管控,同時檢視相關內容是否涉及協議事項,避免對台灣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邱垂正今天在陸委會例行記者會中,針對媒體提問大陸惠台31項措施,政府的因應作為中,陸委會的立場為何表示,經陸委會及相關部會盤點,多數內容是過去既有政策宣示與作為的整合與部分調整。一方面透過吸納台灣的資金、技術及人才,提升其經濟與技術的創新發展;另方面對台進行施惠、拉攏,以達其政治統戰目的,政府將密切關注陸方對台作為。
邱垂正說,近期政府作為包括,(一) “我方”已推動相關優化政策及保護措施:政府已推動“5+2”創新產業,協助我產業在台發展;並強化對高科技研發企業及人才保護,給予研發獎勵、補助及計劃支持,另善用多元文化、技術創意優勢,振興我影視產業,並持續延攬青創、學研、專業三大類人才,以營造“投資台灣優先”、“有利留才、攬才與育才”的優質環境。對於投資、技術、人員往來等,政府也有保護措施及“國家安全”網與審查等機制把關,也會動態檢視。
(二) 政府召開會議應處,進行相關檢視:“國安會”及“行政院”多次召集會議,政府各相關部會逐一盤點、評估對我相關產業、人才及“國家安全”的可能影響;相關部會已進一步檢視相關措施與法規周延性,並作必要增修;以強化安全管控,同時檢視相關內容是否涉及協議事項,避免對台灣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後續陸方落實情形及兩岸交流動態,政府相關部門將會密切掌握。
(三) 善用台灣優勢、開拓國際市場,成為“國家”發展重要資產:過去台灣對中國大陸經濟發展有極大貢獻。相較於中國大陸,今日台灣的核心優勢在於自由開放的社會及經濟文化的創新動能;近年來透過兩岸交流合作,也受到大陸民眾及公民社會的正面看待。當前台灣在國際的各項評比上,一直具有優勢與競爭力,政府有信心持續開拓各個領域的國際市場與人才吸引,增加台灣發展的有利條件。
(四) 兩岸交流合作應符合兩岸法規:關於兩岸各層面的交流互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相關法令都有明確規範,部分項目不是單方開放即可,部分也需要雙方溝通處理;陸委會及相關部會也已進一步檢視兩岸條例及相關法令是否有不足之處,並作必要增補及研修。
(五) 提醒“國人”可能風險及政府的支援:兩岸在制度、法規、市場環境及理念價值等有所差異,陸方社會存在潛規則與政治審查等,政策措施可能隨時調整,“國人”應謹慎評估其可能存在的風險與成本,並應符合兩岸條例及相關法令規範,事前清楚掌握資訊與陸方法令規章,以維護自身權益及安全。過去部分“國人”、業者及團體參與交流合作也有遭遇困難的案例,政府將適時掌握,相關部會亦有服務平台提供必要協處。
(六) 呼籲對岸應秉持互惠互利原則處理兩岸事務,保障民眾權益:相關措施涉及雙方權益,兩岸應溝通互動,處理衍生問題,同時陸方也應針對兩岸協議落實不力的部分加以改善,更應摒除對台外交軍事壓迫。任何兩岸事務不是單方可以決定,陸方任何舉措,都應確實保障“我方”人民權益,並以互惠互利為目標,排除政治操作,才有助於雙邊關係的良性互動發展,才能真正讓台灣民眾感受到“誠心、善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