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俊臣。(中評社 黃文杰攝) |
中評社桃園3月25日電(記者 黃文杰)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局勢的改變,台灣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紀俊臣接受中評社訪問指出,兩岸應該共生共榮,台灣經濟要靠大陸市場,美國總統特朗普說話也變保守,不敢再說“中國病毒”,因疫情拉大美國的失業率,美國經濟隨時可能崩潰,未來也需中國助一臂之力,中國還是全球市場、全球工廠。
紀俊臣,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法學博士,曾任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2019年10月接任競爭力論壇理事長。研究專長:公共行政,法製作業,立法技術,地方政府與政治,市政管理與計劃,公務管理與政策,觀光政策與法規。
被問到,針對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莫健訪台提到“兩岸軍事衝突風險非常高”,台灣真的要陷入戰爭風暴?
紀俊臣表示,這是危言聳聽,必須說,美方的態度始終還是唯恐天下不亂,美方只要想到美國人的立場,兩岸之間不會因為疫情吵吵就開戰,為什麼?因為付出的代價更高,
他建議,兩岸之間有不同意見,可以透過平台、透過機制交流溝通,應該運用兩岸之間的強項,好比台灣的醫療人員以及大陸處理病例的經驗,互相合作,在找到疫苗與解藥,就可能提早開花。
被問到,民進黨蔡英文執政之後,兩岸還有互動嗎?
紀俊臣分析,兩岸應該還有互動,不然武漢台胞怎麼回台?兩岸都有某些共識,即使不敢說共識也有默契,什麼話到這裡為止,下一步還是要合作,合則兩利,分則兩害,
他認為,疫情之後,對台灣的經濟衝擊非常大,單靠蔡政府新台幣1000億的紓困,只能說“杯水車薪”,在這個時候,正是兩岸發展新的動力的機會,只有彼此捐棄成見,設法在“好像有、又好像沒有”,在模糊的策略中,找出一條道路來,兩岸在模糊策略中,找出互動的策略,使台灣的經濟可以有發展的空間。
紀俊臣認為,台灣跟大陸還是可以合作,特別是醫療合作,在模糊的情況下,慢慢的磨合,危機常常是轉機。千萬不要挑釁,蔡英文如果未來四年要留下好的歷史,現在正是一個機會點,另外“罷韓”也要緩下來,這是可以促進內部和諧,領導人要有歷史的眼光、世界的視野來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