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三鳳宮初建於清聖祖康熙12年,目前還保有紫禁城的風格。(中評社 高易伸攝) |
中評社高雄7月28日電(記者 高易伸)台灣每逢選舉,高雄三鳳宮便成為各政黨政治人物兵家必爭之地,尤其國民黨早年在台戒嚴統治,三鳳宮廟埕便是黨外人士演講或張貼海報處,因此被稱為民主聖地。解嚴後,三鳳宮順勢成為競選活動、候選人參訪行程重要據點。若撇除政治不說,三鳳宮的歷史更可溯源至清聖祖康熙12年初建,算一算也有300多年歷史。
高雄市三民區三鳳宮,是南台灣著名的道教聖地之一,該寺初建於清聖祖康熙12年,舊名稱“三鳳亭”,供奉主神為中壇元帥,也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三太子李挪吒。據了解三鳳宮現今主體建築設計為澎湖馬公市後窟潭人謝自南所設計。三鳳宮首開台灣二、三樓層廟宇的建築模式,使後來不少廟宇建築相繼跟進,引領台灣廟宇建築的風潮。
至於為何稱為“三鳳宮”呢?原來在清康熙時主神中壇元帥分靈於鼓山區龍水港龍水化龍宮,一直以來為高雄火車站一帶的著名廟宇,原在建國三路上,1964年建國三路拓寬,而遂遷廟至今河北二路的現址。1971年後重建完成,正式更名為“三鳳宮”,也成為全台灣規模最大的哪吒三太子廟。
廟內香火鼎盛,屋簷上掛滿著歷屆“內政部長”、高雄市長致贈的牌匾,舉凡台灣藍營政治人物如吳伯雄、許水德、蘇南成、吳敦義,或民進黨謝長廷、陳菊、蘇嘉全等都致贈匾額給廟方,以示重視。
走進三鳳宮,彷彿有走進大清王城之感,尤其屋瓦造型、配色,都很像大清王朝紫禁城般,雖然佔地規模不大,但也點到為止。三鳳宮,不僅是南台灣道教聖地、市民口中的民主聖地,也是聯繫兩岸宗教信仰、血脈臍帶的見證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