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大任。(中評社 黃文杰攝) |
中評社桃園4月14日電(記者 黃文杰)針對美國白宮12日召開半導體和供應鏈韌性執行長高峰會,台積電、三星、英特爾等19家公司高層受邀,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吳大任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峰會目的當然不是解決“晶片荒”,這本來應該交給市場決定,真正要注意是國防軍事需求有關的晶片供應。
他說,美國希望台積電去美國生產,就是確保用在國防武器晶片不會流到中國,最好直接在美國製造,台灣不管政治、經濟相對比較被動,從供應鏈產業分工來看,台美也是必須合作,只是軍火生意也是美國的重要出口,可以預期亞太地區還是“不太平靜”。
吳大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博士,專長產業組織及賽局理論,曾擔任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已經卸任轉接執行長,尤努斯社會企業中心主任,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全球晶片短缺,強化半導體供應鏈,美國白宮12日召開半導體和供應鏈韌性執行長高峰會,台積電、三星、英特爾等19家公司高層受邀。拜登在峰會表示,中國計劃主導半導體供應鏈,美國應強化國內半導體產業,投資不能再等,也提到希望從企業端了解晶片短缺的衝擊,以及做什麼能最有效協助他們渡過目前難關。
吳大任指出,如果針對全球“晶片荒”,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政府應該去主導產能分配,包括中國政府都不會去做這件事,本來各種產品自然有它的需求,取決於它的市場,由市場自由決定,除非涉及戰略或“國安”需求,好比戰略物資,因此要注意的是,國防軍事需求有關的晶片供應。
他解釋,中美貿易戰打了幾年,特朗普也下台,可以知道,全球供應鏈不容易被打破,中國對美國出口一樣強勁,沒有衰退,也間接帶動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今年三月,台灣出口到中國大陸金額創歷史新高,美中貿戰等於給我們上了一課,表面上看到跟真正在進行可能完全不一樣。
吳大任認為,晶片大量短缺,還是短期現象,因為疫情讓大家不能出門,3c產品需求很大,這是疫情的後遺症,包括車用晶片需求大增,因為這些耐久性產品在疫情期間,賣得非常好,以前有能力買車不一定要買,現在疫情加上之前的油價低廉,掀起買車潮,當需求出現,會有短期shortage(短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