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杰認為,這都讓中國在外交上必須轉守為攻,其中第一個意涵是,這是中國第一次從過往是消極,且藉由多邊機制去參與維持和平的任務,到開始自己以主動的方式促進和解,以自身的力量、視野、高度和地位去創造和平,這意義就非常重大。
第二個意涵,周志杰說,中國過去以合縱連橫的手段來宣示自己的核心利益和底線,或鞏固自己的勢力範圍利益,轉變成積極促成區域潛在衝突,甚至是全球範圍內的和平,正呼應了習近平之前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外交新目標。
周志杰舉例說,中國提出的俄烏和平倡議,就是著重在俄烏戰爭影響是全球性,涉及到全球經濟衰退跟糧食危機,如兩邊可以走向和談,對全世界都是好消息,等於是中國以一己的力量,在積極促成全人類福祉跟區域和平。而調停沙伊和解部分,中東的衝突影響比較大的是印度、俄國甚至是歐洲,但中國仍冒著公親變事主的危機,把雙方都請到北京來,都可以看到中國的轉變。
至於第三個意涵,周志杰提到,此事件也凸顯了中國是真正愛好和平,想要努力促成和平的倡議者,也形塑了中國的國際形象是不稱霸、促和平,也正好凸顯美國過去在阿富汗、敘利亞等區域處理的方式,其實是為稱霸而毀和平的形象,都會讓中國的國際地位獲得提升,成為國際社會調停者的可信度跟信任感也是增加的。
周志杰強調,第四個意涵則是針對美國的部分,過去國際衝突或糾紛,大多是美國在調停,最多偶爾拉英國跟法國一起,從沒有美歐之外的國家來做這種有分量的區域大國調停動作,而中國想要去緩解或解除這種會造成區域衝突的引信,是進一步希望扭轉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不斷妖魔化中國的宣傳,去增加信任,釋放大家的疑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