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籍貫鹿港的台灣女作家施叔青(中評社 黃博寧攝) |
中評社香港4月30日電(記者 黃博寧)籍貫鹿港、曾居港17年、現居美國的台灣女作家施叔青昨日做客香港高校。她自稱天生島民,先在台灣島,又在香港島,現居曼哈頓島,卻不知在身份上應如何認同。後來機緣湊巧,皈依佛教禪宗,篤信處處無家處處家,讓寫作成為居住之地,成為心靈的故鄉。
施叔青17歲發表處女座,名曰壁虎,曾被台灣知名作家白先勇評有“夢魘鬼氣”,70年代她與台灣前副領導人呂秀蓮合辦以宣揚新女性主義為主的出版社,眾多作品以家鄉鹿港為背景,因此被認為是代表台灣本土的重要作家。她說,認同問題困擾著她,也困擾港台,“香港可能還好些,一百多年的殖民史只有一個主人,而台灣400年換了4、5面旗子”。她的標誌性作品《香港三部曲》和《台灣三部曲》就在闡述身份問題,同時也希望以女性的角度掌握歷史敘述。
當中評社記者問及,當下港台青年一代應該如何認同自己時,她表示此題實在難解,面對中國大陸的強勢大國崛起,包括她本人的很多港台人都有一種“無力感”。
在寫作中還鄉
近年施叔青隨美籍夫婿長居美國,自認華人作家,她在講述中梳理了自20世紀初幾代華人作家的歷程。如最早的林語堂、張愛玲,到60、70年代台灣留學生文學,80年代以後從中國大陸移居美國的新移民,以及華裔移民二代,她認為華人文學最重要的特點,就是集中於華人的“情和事”。
她將此現象歸因於三點:第一,華人融入另外一種文化時不適應的心理;第二,強烈反差下重新思考中華文化的驅動力;第三,華人文化中永遠的鄉土情結。同時,北美華人社會的完整,不說英文、不融入當地社會也可以舒適生活的現狀,都使得華人在創作時,離不開自己的族群。
“這就是在寫作中還鄉。”施叔青將猶太和其他族群與華人比較認為,前者在文化上和西方比較接近,即使以本身語文寫作,亦更容易被美國主流文化接受,且許多猶太、俄羅斯的貴族或有身份人士移民美國後,願意力挺本族的作家;對比東西方文化、思想差距極大,且在西方工作、生活的華裔人士從事工科居多,人文科學方面,建樹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