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王春新接受中評社記者訪問 (攝影:蘭忠偉) |
中評社香港5月2日電(記者 蘭忠偉)內地“五一黃金週”小長假昨日開始,香港入境處最新數據顯示,黃金週開始前夕(29日),內地旅客入境全日僅錄得13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下跌7.5%。同時,訪港旅行團比去年勁跌40%至50%。對此,中評社記者獨家專訪到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王春新,其就赴港旅客下跌原因及建議述以己見。
旅客大幅度下滑 原因有三
王春新表示,今年第一季度訪港旅客下跌11.9%,其中內地赴港旅客人次下滑更為慘烈,造成較大的影響。從2003年SARS(非典型肺炎)以後,中央開放內地旅客赴港自由行,致使旅客量大幅度增加。僅2003年,赴港旅客增高至1554萬人次。到2014年,增加至6084萬人次,每年增加14.9%,帶動了香港經濟的繁榮和就業的增加。到2015年,香港社會出現許多政治問題,去年香港整體遊客下降了2.5%,到今年第一個季度再次大幅度下滑,其中有多方面因素:
第一,香港過去“好客之都“形象受到很大影響,其中驅趕旅客產生的影響最大。在此情況下,內地許多遊客不願意來港,願意大幅度下滑,甚至止步。過去十幾年間,來香港旅遊購物,不完全是因為香港的價廉物美,更關鍵是因為香港的一種時尚和風氣,但是現在已經不存在。
第二,是政策的影響。過去許多年,香港旅遊基礎設施發展緩慢,旅客大量增加以後,承受能力不足,僅用一些措施來限制旅客。比如,“一簽多行”變為“一週一行”,使得今年三月份和同期相比減少了800多萬遊客。香港要盡量方便兩地居民的往來,當然“水貨客”行為要限制和管理,以不影響到本地居民生活作為基本原則。
第三,旅客的購物模式發生轉變。現在很多國家為了吸引遊客,紛紛對中國旅客提供了方便,比如簽證問題。去年中國遊客在海外的購物量大增,根據世界旅遊組織的統計:去年中國遊客在海外開支共計2150億美元,比前年增加了40%以上。反觀香港,赴港人數和消費下降,許多赴港遊客轉移去海外。而這其中,首先是受香港本地社會問題的影響,另外則是“網購”的興起。過去需要到香港置辦的貨品,現在只需要在網上就可以輕鬆購買,對香港造成很大衝擊。
王春新認為,以上幾點原因若持續,對整個香港的經濟和就業將有很大影響。2003年至2014年,11年時間里,香港因為遊客的增加,使得香港的GDP增長了700億以上,帶動了香港GDP每年0.33%增長,占到近幾年香港經濟增長的7.5%。在這11年里,香港的入境旅遊,帶動了12.6萬個就業崗位,其中,中國內地遊客佔到了全部入境遊客的85.6%,並有九成消費由中國遊客拉動,若將來遊客持續減少,對香港的就業會有很大影響,與旅客消費的有關的行業,也會受到衝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