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劉兆佳(攝影:范穎薇) |
客觀上,香港的經濟和政治越來越依靠內地和東方國家。香港未來的發展只能依靠與中國乃至亞洲建立更緊密的聯繫,任何幻想香港能得到西方大力支持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對西方而言,香港的戰略價值相當小,西方不會花大的力量在香港問題上。但是,香港不少的反對派人士和年輕人,還認為西方會願意為了香港付出重大代價,並以此對抗中國,或借“攪亂”香港來遏制中國的崛起。
劉兆佳表示,香港市民大多不贊成甚至反對“港獨”,鼓吹“港獨”的也只是部分年輕人,而年輕人在香港人口裡佔的比例很小,不足以成為重大政治勢力。絕大多數香港成年人和老年人,都抱有不同程度的家國情懷,這些人覺得“港獨”是“大逆不道”的分裂國家的行為,所以“港獨”的主客觀條件都不存在。
“港獨”成為載體 值得重視
劉兆佳表示,雖然“港獨”的主客觀條件都不存在,但並不意味著不需要得到重視。
“‘港獨’有可能會變成一個載體,令一些不滿情緒得以凝聚,並以政治或社會運動方式表現出來,甚至影響立法會的選舉議題和選舉結果和日後的行政立法關係,進一步惡化香港和內地之間的矛盾和關係,惡化港人和特區政府的關係,並且某種程度上有意將香港問題 ‘國際化’,爭取一些境外勢力對‘港獨’和‘自決’的關注和支持”。劉兆佳說。
劉兆佳強調,香港回歸近20年,沒有人希望香港“再次”成為“國際問題”,這是中央政府所不能接受的事情,會更加激化了中央政府同“港獨”人士的摩擦。作為一股勢力,港獨不可能成事,但是“港獨”會觸發其它事態的演變,只要社會上存在不滿,就會透過“港獨”釋放出來,借“港獨”進而表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