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30日電/ 圓明園海晏堂的十二生肖獸首噴泉聞名世界,然而遺存在圓明園遺址公園內,給噴泉提供水源的蓄水樓主體卻年久失修。今天上午,海晏堂蓄水樓本體加固保護工程正式完工,遊客可以站在外圍欣賞到遺址原本的面貌。
在圓明園著名的西洋樓景區,除了大水法、方外觀,最引人注目的就要算是蓄水樓了。蓄水樓遺存的主體為一座夯土台,外形好似一個倒置的四棱台,高7.2米左右,表面處處是風化的痕跡。
“這個蓄水樓是海晏堂十二生肖獸首噴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站在蓄水樓的頂端,圓明園管理處副主任王猛介紹起這處100多年前的噴泉的工作原理。噴泉位於海晏堂的主樓西,通過連廊連接東西水車房和蓄水樓,“咱們站的這個地方就是蓄水樓主體,上面的蓄水池在圓明園被毀的時候就已經沒有了。”當年,人工提水至蓄水池,內部有銅管可以將水輸送至噴泉,噴出的水再回流到蓄水樓下,有專用的水車提升到蓄水池中回用。“之所以蓄水池建得這麼高,就是利用水位高差流動噴水。”
以前,蓄水樓的主體外圍有厚達5米的包磚,但後來被扒走了,成了遊客看到的夯土台模樣。風吹日曬多年,蓄水樓主體出現了大量的裂紋,夯土四周立面約有10處深水孔洞。工作人員還發現了較多蟲洞,這也是由於雜草滋生導致土台鬆動,動物就利用孔洞形成了洞穴。“這些都在不斷加重蓄水樓主體的負擔。部分土層脫落,東南角的一大塊夯土已經被雨水衝刷掉了。”王猛說,如果再不修復,有可能引起土體滑移的危險。
2014年6月,西洋樓遺址修復立項,專家及考古人員通過查閱資料、在遺址周邊進行實地考古等方式,設計了數個修復方案,最終確定用“四角加固”的方式進行修復,不改變文物原狀,使用原形制、原結構、原材料、原工藝進行施工。工程於今年4月22日啟動,日前完工。
如今,蓄水樓主體的四個角被磚塊包裹支撐,而磚塊的搭建也頗有講究。“我們在遺跡周邊發現了這種地趴磚,而且發現原來的砌築方式是‘三順一丁’砌法。”王猛介紹,發現地趴磚之後,施工方按照原規格、原尺寸進行複制,總計用磚量約16萬塊。
記者在蓄水樓頂部發現有一圈暗槽。“這是專門用來對付雨水的。”王猛說,修復前,雨水落在蓄水樓上只能積著排不下來,修復後,不僅在頂部鋪設了防水層,還將頂部墊高,雨水就可以通過暗槽流到地面,減少雨水對主體的破壞。
下一步,圓明園管理處還將對紫碧山房、廓然大公等遺址進行逐步清理,有計劃地搶險保護、立項修復更多文物。
(來源:北京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