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3日電/編者按為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013年12月30日,國家藝術基金成立。攜帶著“改革基因”而生的國家藝術基金運行近三年來,推進了我國藝術治理方式的“管”“辦”分離,激發了全社會的文化創造活力,撬動了文藝生態的變革,標誌著我國在探索適合改革發展新要求的文化投入模式上邁出了重要一步。本報今天推出特刊,梳理近三年來國家藝術基金發展的新亮點、新成就。
2014年,資助項目394個,資助總金額4.29億元;
2015年,資助項目728個,資助總金額7.5億元;
2016年,資助項目966個,資助總金額7.3億元。
這組數字,是國家藝術基金運行三年來的成績單。但國家藝術基金的作用決非是“給錢做項目”。攜帶“改革基因”而生,在未知的領域中探索前行,三年來,國家藝術基金用勇氣和智慧,完成了一次文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創新。
推動文化管理體制轉型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少文藝單位要想排一部戲,就得“打報告、找領導、跑項目”,各級文化行政部門掌握著文化資金的投入方向。但這種模式的弊端在於文化行政部門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資金往往只能在文化系統內部“體內循環”。文化行政部門往往有心“管天下”,但苦於資金規模和地域、部門限制,而只能“管腳下”。
“傳統管理模式以財政直接資助和政府部門管理文化經費為基本特點,存在著文化投入分散、缺位和越位並存,資金管理鏈條長、使用效益不高等問題。”財政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餘蔚平說。
2013年12月30日成立的國家藝術基金,從一開始就對准了傳統文化管理體制的弊端,正如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韓子勇所說,“基金的申報主體面向全社會,不分國有或民營,不分單位或個人,只要符合條件就可申請基金資助”。
福建省漳州市薌劇團在複排薌劇名作《保嬰記》過程中,製作舞美需要花費30多萬元。作為基層藝術院團,福建省漳州市薌劇團的創作經費一直捉襟見肘。當時,別說30萬元,就是3萬元,劇團也難拿得出。一時間,漳州薌劇團上下都陷入了矛盾和糾結中。
幸運的是,國家藝術基金運行的第一年,《保嬰記》就獲得了基金的專項資助。國家藝術基金的專項撥款到位後,解了漳州薌劇團的燃眉之急,《保嬰記》製作了新版舞美,舞台立刻清新靈動起來。該戲因此獲得了第十三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優秀導演獎、優秀演員獎等各種獎項。
三年來,國家藝術基金不斷摸索,不斷創新,讓國家的文藝經費投入更加科學合理。正如國家藝術基金理事會理事長蔡武所說,“國家藝術基金改變了以往財政投入直接‘養人’的模式,有利於實現管辦分離,突破條塊分割、部門管理等傳統文化體制的弊端,在探索適合改革發展新要求的文化投入模式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國家藝術基金已經從單純的扶持手段成為國家對藝術創作活動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正如文化部黨組書記、部長雒樹剛所指出的那樣,國家藝術基金必須努力成為藝術繁榮發展的“孵化器”和“發動機”,通過扶優扶強、選優拔萃,發現人才、扶助人才,支持藝術創作生產傳播,推動舞台藝術和美術領域作品數量與質量齊進。“隨著資助項目的迅速增加,下一步,國家藝術基金要更加重視項目實施中的監督工作,把住導向,發現亮點,督促後進,同時要注重成果運用,用好滾動資助的抓手,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服務出‘高峰’的目標。”文化部副部長、國家藝術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董偉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