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學者詳論中央對港全面管治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18 00:09:07


中國評論通訊社副社長、中評智庫基金會董事王平。(中評社 蘭忠偉攝)
 
  中國評論通訊社副社長、中評智庫基金會董事王平表示,張德江委員長提出了“國家認同”問題,這是給出了一突破目前狀態的方向目標。就目前香港的政治與社會環境來說,如何落實這種方向目標,就需要行之有效的操作。

  “從大陸撤台的老一代逐漸凋零,第二代第三代台灣年輕人與大陸的血緣逐漸疏遠和親情迅速淡化,很多年輕人被稱為也自視為‘天然獨’。王平表示,如果現在不著手處理香港與內地“身份認同差異”的問題, 港人的“國民認同”不能真正落實,“國家認同”必將成為香港與內地的一個重要的矛盾滋生焦點。

  他認為,“一國兩制”在台灣島內之所以難以得到廣泛認同,被台灣分離勢力在輿論上妖魔化是一個重要因素,而很多選民對大陸缺乏“國家認同”、與大陸缺乏切實的利益關聯也是重要原因。

  “具體到香港,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王平表示,隨著老一代逐步退出舞台中心,加上教育與傳媒的負面引導,“國家認同、國民認同”出現了令人擔憂的問題與趨向。

  他繼續說,香港已經進入選舉社會。回歸之初,反對派與建制派的得票比率是6:4;其後建制派的認受性有所提高,大約為5.5:4.5;但是近年的對比重回6:4,甚至有進一步拉大差距的可能,比如6.5:3.5。

  王平表示,根據《基本法》適應民主選舉這個遊戲規則,那麼如何在香港扶持、壯大愛國愛港的基本盤,增加建制派的鉄票,就是必須認真對待的重大問題。

  “以目前香港的政治環境,特別是教育、傳媒、司法都明顯由非建制佔優的環境下,只能通過決定權在內地的‘操之在我’的方式,‘合理合法’地落實更多與香港相關者的‘國民身份’,通過‘身份認同’實現‘國家認同’,迅速擴大愛國愛港基本盤,大幅增加建制派的‘鉄票’票源。”王平說。

  王平認為,“身份認同”直接影響到“國家認同”,也必然可以影響到政治取態。要通過“身份認同”誘發“國家認同”的內生動力

  “儘管新中國成立以來不承認雙重國籍,但香港公民本身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並不是外國人,從本質上說並不屬於‘雙重國籍’的原則問題。”王平坦言,規定內地來港人士如果領取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必須放棄中國內地身份證,或者港人要想獲得內地身份證就必須放棄香港身份,等於在中國轄下的內地公民與香港公民之間硬性設置了加深隔閡的藩籬,刻意割斷了相互融合的關聯紐帶。

  王平指出,簡要而言,有三個部分的主動權,完全操之在中國內地,不受香港法律影響,可以即刻落實,對壯大愛國愛港鐡票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一是給予到內地工作、學習的香港籍中國公民,發內地身份證;二是讓原有內地戶籍移居香港已經成為永久居民但是願意恢復內地身份的香港籍中國公民,恢復內地身份證。三是從內地考上香港各大學並願意留港工作的學生。

  “上述三個群體是目前香港最容易通過‘身份認同’迅速培植或強化 ‘國家認同’的群體,將迅速強化愛國愛港陣營的選民基礎,大幅增加愛國愛港力量的鉄票,對香港今後的選舉具有重大意義,可以在抑制‘港獨’方面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王平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