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評智庫大數據輿情報告》(藍皮書)第25期封面 |
中評社香港12月6日(記者 姚慧)2017年11月18日,香港前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在美國紐約被捕,並於20日提堂後繼續還押候審,且不准保釋,其案件預計將在下月20日進行初步聆訊。據美國司法部公開的起訴書,何志平涉及兩案:乍得案,涉透過塞內加爾前外長加迪奧,向乍得“總統”伊德里斯賄賂200萬美元,換取獨家開採石油權;烏幹達案,涉賄賂前聯合國大會主席、烏幹達外長庫泰薩50萬美元,以換取商業利益。香港社交媒體如何議論何志平案?不同政治力量的輿情又有何不同?為此,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採集了何志平案曝光後一周的相關輿情資料加以清洗和分析並形成智庫報告,現將部分報告內容摘錄如下:
報告首先對總體輿情進行闡述,總的來看,何志平案輿情總體呈“一日高燒後迅速降溫”的特徵。何志平在美國紐約被捕的消息一經放出,該議題的輿論聲量及關注度便於當日(11月21日)達到峰值,關注度超過“12 萬+”量級。21日之後,因案件本身未出現新進展,加之各方亦未獲取到有價值的相關資訊,社交媒體對該議題的討論熱度降低,輿論聲量及關注度迅速下滑。報告分析指出,從社交媒體主頁的政治立場來看,非建制派在輿論聲量及關注度上均大幅領先。在輿論聲量方面,非建制派主頁占總體的55%,“中立/其他”類別主頁次之(31%),建制派主頁最弱,僅占總體的14%。至於關注度方面,非建制派以最強輿論聲量獲得高達66% 的關注度,影響力優勢非常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