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中國法學會律師法學研究會會長王俊峰(中評社 李娜攝) |
中評社北京7月4日電(記者 張爽 李娜)“一帶一路”法治合作國際論壇昨日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就“一帶一路”法律交流與合作的議題展開討論,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專家、學者、相關機構負責人發言,他們表示,落實“一帶一路”取決於相互信任,高質量判決能夠顯示中國有能力保證當事人的法律權益,包括外方的法律權益。“一帶一路”倡議與國際法關係密切,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現有秩序的改善。法學界應當積極參與並推動國際規則的制定,推動民間商會、貿易會等中間機構共同參與到這項偉大的倡議中來。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中國法學會律師法學院研究會會長王俊峰表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包括亞非歐非眾多國家法治水平差異大,法律體系也存在諸多不同。如何構建良好法治環境,形成秩序、約定的共識成為各國共同的利益訴求和現實關切,他認為法學界應當積極參與並推動國際規則的制定,推動民間商會、貿易會等中間機構共同參與到這項偉大的倡議中來。二是鼓勵中國律師“走出去”,參與到“一帶一路”交通等各項基礎設施方面的法律服務,律師事務所可以設立代表、工作機構等。三是共建法律服務的平台,建立“一帶一路”的區域內律師合作聯盟,為各國法治交流和合作提供新平台。四是加強信息溝通,包括利用數據庫,組織編寫國別報告等,為企業和個人提供政策、法律方面的支持,可以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區域內投資提供更加現代化的服務。
坦桑尼亞外交與東非合作部法律事務司代司長卡羅琳·齊佩塔在發言中重申坦桑尼亞對中國“一帶一路”的支持,“一帶一路”可以加強各國互聯互通,現在還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法律障礙,因此必須相互學習和交流,通過磋商、溝通等手段,相關政府部門、司法部門、學術部門共同面對我們的挑戰。她表示,中國政府願意在法治加強合作,坦桑尼亞也會利用好這個交流的機會,致力於發揮最大潛力來加強合作。
巴西外交部政策司副司長布雷茲·達·哥斯達·巴拉庫伊·內托表示,“一帶一路”在經濟上是21世紀最重要的項目之一,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在他表示亞洲的穩定性和繁榮對全世界很重要,對巴西的經濟也很重要。現在經濟碎片化、保護主義抬頭,巴西重視同中方之間的戰略夥伴關係,應建立更多的協調效應。經濟一體化必須要加強經濟多邊主義,加強全世界的經濟整合。他談到從2009年開始中巴雙邊貿易不斷增長,去年達到750億元,中國在巴西的投資對巴西經濟非常重要,希望接下來能不斷探索“一帶一路”在拉美地區的基礎設施合作投資發展。最後,他用一句話總結道,“Connectivity is destiny-and the most connected powers,and people,will win.”
東盟法律協會主席阿維利諾·克魯茲表示,東盟有十個成員國,在服務和商品貿易方面是自由流通的。在地緣政治當中,東盟有6億多人口,而且就在中國的旁邊,到2050年,東盟就是第六大經濟體。
“東盟法學會在1979年成立,我們把東盟最厲害的律師、法律學者匯聚到一起,三年前,我們在吉隆坡主辦了一個大會,促進了對話和合作,我們的成員之間有法律合作。”阿維利諾·克魯茲說,“一帶一路”的倡議恰逢其時,但是從歷史來看,需要有強大的國際法治建設,法治可以通過法律的規則和制度來加強,通過執行來實現。在國際關係中,法治很重要,法治確保這些國家在國際上有正當性。
阿維利諾·克魯茲表示,目前東盟的互聯互通總規劃和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很相似,基本上是平行的。中國是東盟自2009年以來最大的貿易夥伴,東盟的經濟在蓬勃發展,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投資目的地。東盟的基礎設施也能從“一帶一路”中得到一些新的幫助,比如亞投行的支持。
阿維利諾·克魯茲來自菲律賓,他認為,目前必須要克服一些潛在的矛盾,菲律賓總統上台之後解決了很多問題,這是中菲兩國關係關鍵的發展。
斯坦福大學法學院“中國指導性案例項目”創辦人熊美英表示,2010年的時候,中國最高法院發布最新制度就是指導性案例,實質就是最高法律可以收集案例,並把它們重新發布作為指導性案例。在中國的法院中,這已經是了不起的做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目的就是提高法律透明度和可預測性。
熊美英說,這些案例中,十八個案件涉及到“一帶一路”,目的是促進法律方面的交流合作,讓全世界法律專家能夠參與“一帶一路”的案例,同時需要通過能力建設,更好實施“一帶一路”。“在基礎設施方面,我們的網站已經發布了全部指導性案例,還對它們進行了分析評論,對相關話題進行研究。最重要的成就我們的雜誌,這是我們的重大成果,發表了各種不同評論,其中一個叫做中國案例研究,提出了非常有見地的觀點,對法律非常有用,還有對“一帶一路”對沿線國家發展可能帶來的影響的分析。”
熊美英說,落實“一帶一路”取決於相互信任,高質量判決顯示中國能夠保證人的法律權益,包括外方的法律權益。
亞太協會候任主席崔正煥認為,法律合作就是要融合不同的法律制度,盡量消除差異,建立一個穩定的結構。“我們需要不同的因素和目標,設立長期戰略,配合區域的需要,超越現有的信息交換工作,必須要考慮文化和法律制度的差異。”
崔正煥說,不管是個案還是平衡不同的權益,都可以在國家層面實施跨境決策。“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平台,可以討論問題並找到解決方案。
崔正煥說,亞太法協的目的是推動高質量法律教育,提高法律從業者的水平,在亞太地區從事法律合作、交流。“我們有一個“一帶一路”常務委員會,廣邀專家參加,並出版特別報告。”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院長石靜霞擔任評議人,她表示,今天發言的嘉賓都提出了非常好的想法,涉及到法律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強調了法律合作與交流的意義,就如何開展各類法律交流合作提供了建議,分析了需要考慮的法律問題,他們談到律師之間的合作,促進交流合作的發展,這些讓人深受啟發。
石靜霞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促進國際貿易發展,與國際法關係密切,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現有秩序的改善,現有秩序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時中國為國際社會提供公共物品,制定國際規則,中國的國際法律實踐也是建立一個更加公正合理國際秩序的組成部分。商法的協調非常重要,對於“一帶一路”的關係十分重大,對於落實“一帶一路”倡議非常重要。
德國“歐亞之橋”項目創始人莫里茨·魯道夫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流程有遠景、有實施步驟,中國已經有了很多試點,然後來進行國際化,中國國內的流程是什麼樣的,需要向其他國家的解釋,這很重要,因為其他國家是不清楚的,需要有一個互聯互通的平台。“如果我們想去的成功,規範很重要,因為每個國家的規範都不太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