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長王正(中評社 李娜攝) |
中評社北京12月19日電(實習記者 李娜)全國台聯、北京市台聯共同主辦的“共同家園•築夢青春——台胞青年大陸創業就業研討會”17日在北京台灣會館舉行。研討會圍繞三個議題,主要針對台胞青年在大陸創業就業的問題、經驗與政策展開深入的交流與探討。
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長王正認為,台灣青年到大陸就業創業有五大障礙,分別是信息障礙、人脈障礙、制度障礙、成本障礙和競爭障礙。他表示,其實台灣一些人力資源機構做過調查,比如遠見雜誌今年做的調查得出有6成的台灣年輕人想來大陸發展,但實際上來的台灣年輕人比例還是極少的,原因就來自於這五大障礙,普遍來說,台灣年輕人到大陸創業“人生地不熟”,沒有門路,所面臨的風險比較大,造成台灣青年“想來不敢來”。
他認為,台灣青年想來大陸實習或是畢業後找工作,首先面臨的是信息不對稱問題,王正表示,雖然大陸出台政策在扶持創業孵化器等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但對台灣青年來說,還是普遍存在對孵化器等政策信息不了解的問題。
王正認為設立一個統一的實習就業窗口平台,將全國各省市的實習、就業信息匯聚到平台中來,會對台灣年輕人來大陸找工作有很大幫助。他說解決信息不對稱還需要讓台灣青年看到大陸市場前景,因此搭建一個與市場對接的權威性信息平台是很有必要的。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台籍博士生張立齊在會議上分享了自己來大陸讀書期間的經歷以及所看到的一些現象,他說一些從台灣來大陸讀書的學生非常想融入大陸,可是會有比如身份證的不同等問題限制了台胞青年在大陸參與一些社會實踐、組織活動等。台灣青年在畢業後想留在大陸工作,大陸學生豐富的實習、社團經歷是台灣學生無法比擬的。他表示台胞青年在大陸很容易成為被忽視的一個群體,大陸學生和台灣學生存在價值觀上的相互不認同,會有彼此“往外推”的現象,而學校和就業單位能提供的機會也較少,其深層次的原因是存在身份障礙。
與會的台胞青年談在大陸就業創業所遇到的問題時比較多次提及的還有政策障礙。目前就任高迪建築工程設計有限公司PR的吳筑瑄畢業於清華大學法學院,她表示自己在求學時非常向往大陸選調生的工作,很遺憾的是台灣學生不能報考選調生。她作為法律系出身的學生,畢業之後無法進入大陸的公檢法機關,更不能以訴訟律師的身份出庭,吳筑瑄稱“這‘扼殺’了想來大陸發展的台灣法律人才的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