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網絡) |
中評社北京5月20日電/自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設立以來,每年國際博物館協會都會在這一天舉辦慶祝活動,旨在使社會公眾認識到“博物館是促進文化交流,豐富文化生活,增進人們之間相互理解、合作,實現和平的重要機構”。目前,越來越多的博物館正參與到這一活動中,僅2017年,全球共有157個國家和地區逾3.6萬座博物館參與了國際博物館日慶祝活動。
每年國際博物館日會確定一個主題,反映出當代博物館職能與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有著越來越廣泛的關聯。例如1992年的“博物館與環境”,2002年的“博物館與全球化”,2006年的“博物館與青少年”,2016年的“博物館與文化景觀”等。
如今,博物館早已成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環境體系中無法分離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這一主題的涵義就是讓博物館成為連接公眾與多元文化的紐帶,用創新的方式方法,吸引更多公眾走進博物館,獲得深刻新鮮的文化體驗,共享豐富的文化成果。
故宮博物院是中國文化遺產的守護者與傳承者,也是中國文化對外交往的一張亮麗名片。故宮博物院收藏的186萬餘件文物藏品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載體和見證。近年來,故宮博物院展覽精彩紛呈、高潮迭起、內外合作、惠及全國、影響世界,不僅在學界具有影響力,在觀眾中也形成觀展熱潮。例如,2015年的“石渠寶笈特展”吸引眾多觀眾參觀,成為現象級的傳統文化展覽。此後又有多個展覽引發觀展熱潮,成為公眾熱議的文化現象。故宮文化資源走進了人們的現實生活,“讓文物活起來”。
對於博物館來說,讓文物活起來,需要做到兩個面向:一是面向自身,不斷深入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內涵,讓文化遺產資源在更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二是面向公眾,創新文化傳播的表現形式和表達方式,讓文物的故事以公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深入人心,走進甚至融入百姓文化生活。
自2006年開始,故宮博物院利用中小學生放假期間舉辦的“故宮知識課堂”活動,以充實的內容、豐富的形式、活躍的氛圍,深受學生和家長們歡迎。連續舉辦12年來,上萬名學生走進故宮博物院,走進“故宮知識課堂”,在這裡身臨其境地感受中國傳統文化。例如根據故宮古建築和藏品研發的“仰望太和殿,一起看鬥拱”“屋檐下的繽紛彩畫”“機巧連環探榫卯”“布藝堆綉,巧仿瓷瓶”“朝珠DIY”“皇帝的新衣”等,根據展覽研發的“霓裳彩繪”“擊掃黑白,傳拓萬千”“中印佛教雕塑展教師工作坊”活動等,將知識講述、現場互動、動手製作相結合,深受青少年和家長的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