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6月底至7月初,高校各顯神通,各地都在上演“搶狀元”大戲。 |
中評社北京7月5日電/7月4日,在北京大學2016年中學校長論壇暨全國中學骨幹教師綜合教育能力提升博雅講堂啟動儀式上,北大副教務長、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李沉簡對這種狀況表示,狀元本身並不值錢,狀元和其他學生並無區別,搶狀元太丟人了,高校顔面無存。
對於高校給狀元錢的做法,他更是認為毀壞了社會風氣,感喟“大學顔面何存,師道尊嚴何在。”李沉簡招錄學生,甚至棄高分而錄低分者。他說:“按分錄取多簡單啊,照著分數從高到低一個個錄就行了。”而綜合評價一個學生,對面試官要求更高。
北大在滬招生70%靠綜合評價
李沉簡稱自己“作死”做了3年招生工作,負責北大在上海的招生。他不理會分數線,靠與學生深入交流了解,完成了三年在上海的招生,“上海70%的學生是靠綜合評價進來(北大)的。”但此後他將不再做招生工作。
李沉簡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在上海進行的高招,是一塊實驗田,是高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得到了北大的全方位支持。事實證明也是可靠可行。
去年他招了一位女生,她曾出過兩本小說。但如何確認這兩本書是這位女生寫的?他請了10位北大中文系教授對學生進行了長時間的面試考核。還有一位男生,有兩項科創成果,且已進入生產環節。要證明這兩項科創成果是這位男生的而不是別人幫忙發明的,為此李沉簡又請了10位教授對他進行了面試,要求學生現場動手實驗。
“這樣的學生,你還要分數線嗎?”李沉簡說。
但讓他吃驚又欣慰的是,這些學生往往分數也非常高。“比如前面那位女生,並沒有用到加分。”李沉簡不僅了解這些學生,對學生父母是做什麼的也一清二楚。
“我舉賢不避親。”李沉簡畢業於華東師大二附中,經常有熟人請他看看孩子,“可以看,但能否通過,完全是看學生。”
他甚至連母校送的月餅都不敢收,“因為不知道裡面會是什麼。我自己買咖啡、買茶,這個總沒問題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