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內有廈門涉台文物的立碑 |
當記者打算對建築內外細節進一步做記錄時,院內職工模樣的人士便走上前來詢問記者是否為住客,隨後,便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返回駐地後,經過上網查詢,記者了解到這座建築始建於清末,2011年被列入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不過相關博客文章顯示,該建築曾長期閑置、雜草叢生,在當地政府的重視下,近年來得到較好、徹底的修葺。不過,這座在我國近代史以及兩岸關係史中具有極重要意義的歷史文化遺存,今天不僅成為了經營性場所,而且還將前來參觀的普通民眾拒之門外,這一現象引起了記者的疑惑,也應該引起有關方面的注意。
歷史建築是共同記憶的載體,也是民族文化的傳承實體。尤其是那些連結海峽兩岸共同記憶的歷史遺跡,更應著重保護、加強宣傳,充分體現其促進兩岸同胞歷史認同、維護國家統一的重要意義。不可否認的是,一段時間以來,不少歷史建築,甚至被列入文保單位的建築,不是因為種種原因淪為無人問津的尷尬境地,就是被沾染上了過重的“商業氣”和“銅臭味”從而成為供少數人享樂的會所。不過,近年來,黨和政府一方面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工作,各地以更加合法、科學與合理的方式平衡好歷史建築保護與發展的關係,另一方面通過加強作風建設,讓更多歷史建築重新向普通民眾大門。
事實上,據記者實地了解,這座“宮保第”酒店的標間門市價為每晚五百元,這一價位以鼓浪嶼來講,再結合建築自身價值與旅客經濟水平,可以稱得上是“平民價”了,並非是那種高不可攀的私家會所。然而,記者關心的是,既然有關林家史料翔實、史跡豐富,那麼,為什麼這座有著愛國傳奇故事與閩台歷史淵源的文物保護單位,並沒有作為公共性質的博物館、紀念館而向兩岸民眾開放,而是在被精心修葺後作為一家限制重重的酒店?
記者看到,“申遺”的標語在鼓浪嶼處處懸掛,可見各界對鼓浪嶼成為世界遺產的殷切期待。不過,撰寫本稿期間,記者曾試圖在鼓浪嶼管委會主辦的“申遺”官方網站上尋找有關林祖密故居的資料,發現該網站雖然裝幀精美、圖文並茂,但在“遺產地圖”頁面的名錄上,記者並沒有找到林祖密故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