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朱鋒(中評社 束沐攝) |
中評社北京11月8日電(記者 束沐)美國總統大選在今天正式進入投票階段,明天將揭曉最終結果,全世界的目光都將聚焦於這場充滿戲劇性的選戰。對此,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朱鋒在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特朗普逆轉的可能性不大,但並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他指出,無論誰在選戰中獲勝都是正常的。
特朗普言行不符最低標準 但背後代表對現狀的不滿
“此時此刻,我覺得特朗普逆轉的機會非常小”,朱鋒對中評社記者表示。對於美國的選民來說,今年美國選舉無疑是一場煎熬,“因為他們是要選一個職業的政客,還是要選一個似乎劣跡斑斑的企業家”。他認為,經受了這種煎熬的結果就是,更多的美國人還是會堅持他們對總統標準的基本判斷。“至少在價值、道德、公眾服務上要符合美國人最起碼的社會期待,而特朗普的很多言行低於這樣的社會期待”,朱鋒說。
但是,朱鋒指出,這並不意味著特朗普一點機會都沒有,因為特朗普代表了今天美國國內對於建制與現狀不滿的一種重要的反思和尋求變革的力量,特別是美國下層白人選民對於美國現狀非常不滿,期待變革的呼聲高漲,對於希拉里這樣的政客形象嫌惡日深。“11月8日美國大選的結果無論是誰獲勝都沒有必要驚訝”,朱鋒告訴中評社記者。
中國看待此次大選 勿輕易陷入“美國衰弱論”怪圈
“問題是對於中國來講,我們如何看待今年的美國大選亂局?”此次美國大選也吸引了眾多國內媒體與學界的極大關注與熱烈討論。朱鋒發現,很多人覺得美國正在衰弱,很多人覺得美國民主已經失去了光澤,也有很多人覺得未來的美國會變得更加動蕩,“但我更多地是把今年大選當做美國政治和社會力圖自我修復的重要努力”。朱鋒對中評社表示,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不要輕易陷入“美國衰弱論”的怪圈。單純通過這一次大選來觀察美國更是片面性。
朱鋒認為,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活力不在於社會的輿論和觀點究竟如何整齊劃一,而恰恰是在於有機制、有空間、有渠道讓不同的主張、觀點和訴求得到自由表達和自由碰撞的機會和權利。自由碰撞似乎帶來的表面印象是分裂和對立,但展示分裂和對立,才能促成政府和社會去思考填補和修復分裂和對立的動力和緊迫感。他告訴記者,當然,今年美國大選中兩黨候選人的爭議性是空前的,這究竟將導致什麼樣的“後選舉時代”的政治動蕩,還值得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