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委員們熱烈討論的情景(中評社束沐攝) |
她認為,兩岸婚姻與婚生子女就是“兩岸一家親”的載體。她表示,過去產生兩岸婚姻之後,大陸配偶通常去台灣生子,並經過6-8年獲得台灣戶籍身份,而現在更多的台灣新娘或新郎以及子女在大陸生活、就業、入籍,這與兩岸融合發展有很大關係。她指出,通過對這部分人群的關注,使得兩岸借由情感和經濟的融合推動更多的認知、認同,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涉台部門要按照中央對台工作方針的要求,把這部分工作做扎實。
全國政協委員紀斌表示,報告中提出為台灣青年在大陸創業、就業、學習、生活提供便利,他向在座的委員們分享了不久前他與一位台灣青年學生的對話。他表示,這位台灣青年曾對自己在大陸生活中遇到了買房、社保、台胞證號碼與身份證號碼不匹配等問題。紀斌表示,這些問題都會逐漸解決,而大陸在這方面要提高融合度,在政策上給予大陸台生、台青更多扶持,他也認為,台灣青年在大陸發展固然具有很多優勢,但關鍵還是在個人的努力。
關於台灣青年在大陸的創業情況,紀斌舉例,首鋼集團支持台灣青年在中關村成立的“創業公社”是比較成功的範例,那裡的創業的上下游環境比較成熟,不過他指出,各地有不少台灣青年創業基地,但有些具有專業性,有些可能由於承辦單位的層級不高,故各方面條件不一樣,效果各有差異。
紀斌希望各地通過試點摸索形成一些經驗,然後決定下一步展開推廣或進行升級。他還建議,可以探討建立相應台灣青年參與大陸創業項目的“退出機制”。他指出,畢竟台灣青年創業者處於少數,大多數來大陸發展的台灣青年從事的是就業和交流,而台灣學生在大陸就業目前還需要工作許可證,這部分並不想有太大改變,但台灣學生進入事業單位的試點,他建議有關部門是否可以考慮總結經驗並加以推廣。
(中評社報道組:束沐 林艷 郭至君 徐夢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