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體採訪現場(中評社 束沐攝) |
說到這裡,陳雲英介紹,昨天下午島內有500個中小社團成立反“獨”促統大聯盟。她表示,過去台灣和平統一分散、受到排擠和壓抑,所以他們很難發聲,但他們現在大概領悟到,他們必須團結起來,“如果能使500個社團一起發聲,這樣的聲音就很宏大了,如果是很少的人二三百那聲音可能就很微小。也就是說和平統一力量也正在和‘台獨’分裂勢力切割,就是說你想要綁架2300萬台灣人,我不是其中之一,我要走我自己的道路”,她說。
不交流造成信息閉塞 對台灣青年還是要寬容
關於報告中融合發展與便利條件的內容,陳雲英表示,由於她屬於教育界,更知道青年人是最敏感的一個群體,而且青年人是最願意把自己的命運放在自己手里的群體。她注意到了台灣青年“用腳投票”的現象,即對最近五年來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人前來大陸就業,這一方面是因為台灣開始進入低薪的就業環境,另一方面因為目前大陸已經有能力來創造更好的機會,所以現在台灣青年人不斷進入大陸來創業就業、來高校教學。
對於台灣青年人的認同問題,陳雲英認為最主要的途徑還是要加強交流,增進了解,畢竟兩岸分隔很多年。她說,台灣青年真正來到大陸,才能真實地感受到這裡的建築、風景與民俗,否則僅僅通過台灣媒體看到的大陸,造成信息閉塞,“不張開眼睛看,不打開耳朵聽”。
不過,陳雲英指出,因為台灣同胞還是我們的同胞,所以我們要心懷仁慈地歡迎他們來,他們即便有不合適的言語,我們也不要衝撞他們,“因為我們民族是有過不幸的年代,我們有過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民族不幸的命運,所以台海兩岸分離了”,我們民族清朝末年是任人宰割,她希望媒體能夠如實報道,要“輕輕落下”任何譴責的聲音。她說,台灣當政者的激烈言辭當然是不受歡迎的,但對青年還是要寬容,引導他們,教育他們,讓他們有機會來大陸學習,體驗到現代化建設的中國,進而融入祖國的大家庭。
“我想,對祖國的認同是自然而然的”。陳雲英告訴在座的記者,兩岸同胞之間如果往上追溯前幾代人,都有著割舍不斷的血緣關係,這是自然的認同。她認為,政治力量想要把血緣關係隔斷,是會不成功的。
(中評社報道組:束沐 林艶 郭至君 徐夢溪;後方支援記者: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