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9日電/境外媒體稱,中國經濟近10年來揮別“粗放式”擴張,兩位數成長已成過去式。從“十二五”國內生產總值(GDP)平均年增7.8%,到了“十三五”(2016年至2020年),經濟成長目標已下修至6.5%以上。
據台灣“中央社”10月6日報道,隨著經濟成長減速,“保就業”與協助農民擺脫貧困變中國大陸施政要務,因為這攸關社會穩定,也與大陸能否如期兌現在2020年GDP與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許諾息息相關。中國大陸更積極參與並主導國際事務,也更勇於提出“中國方案”。
新加坡《聯合早報》9月29日刊文稱,隨著中共十九大一天天臨近,中國國內與國際媒體上的相關討論也日漸增多。必須承認,中國在世界經濟與國際政治舞台上的分量與日俱增,十九大後的中國時局發展、改革進程將影響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並牽動區域與國際經濟。
文章稱,早在2013年,三中全會就通過擲地有聲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這部被稱為“改革60條”的長文,共涉及六大主線、15個領域、60個具體改革任務和300多項具體改革舉措。今天回頭看這份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其雄心與前瞻性依然顯而易見。像2015年底、2016年初啟動的中國軍改,其思路早在2013年就寫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猶如早就寫好了“密碼”。這份決定當時就提出要“優化軍委總部領導機關職能配置和機構設置,完善各軍兵種領導管理體制,健全軍委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和戰區聯合作戰指揮體制”,如今這些軍隊上層的制度改革,已經陸續到位。
此外,中央紀委向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紀檢機構,巡視制度全覆蓋,司法管轄制度改革等,也都在2013年的決定中列明。而在2013年以後,2014年四中全會又通過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2015年五中全會提出了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精准扶貧的目標,轟轟烈烈的脫貧攻堅戰由此展開。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總的來說仍將繼續保持在同一軌道。在國內,中國的五年經濟改革計劃仍在進行當中,反腐也是這樣,中國預計也將繼續爭取在全球舞台成為關注焦點,這方面的努力包括“一帶一路”倡議等。
(來源:參考消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