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台政策落實程度 攸關兩岸融合可能性
對於上述成績與問題,陳德昇表示,兩岸人民雖有多元與厚實交流基礎,且歷次民調主張統一與“維持現狀”佔相對多數,之所以主張“台獨”理念之執政黨能夠取得選舉優勢,是因為兩岸議題不是台灣選舉投票行為決定因素,而是次級選項,內政治理優劣才是關鍵要素。
他指出,就兩岸交流數量與質量,已有近三十年之積累與互動,且大陸方面持續提供優惠政策與表達善意,台灣人民對北京的信任仍顯不足。對此,他建議如何透過政策執行與反饋進行反思,並強化修補與創新能力,爭取兩岸更融合的經濟與社會基礎建構,應是當前重要的課題。
他認為,民間經濟與社會交流是大陸爭取台灣民心與信任的基礎工程。因此無論決策運作、跨部會協調,或是執行層面,皆須考量政策的可操作性與正負面影響評估。尤其是對台工作事涉敏感性與政治性強,更須周延考量政策績效與可能影響和衝擊。
陳德昇最後建議,未來兩岸民間優質層次交流不僅要減少限制,且要“逆勢”增長,並提供優質學術平台和成員交流。此外,亦可透過民間具活力之平台和組織拉動兩岸認同與融合。他預測,中共十九大後兩岸形勢與格局會有進一步變化,經濟現實主義將更具主導性,如何完善政策與措施的有效執行,並能落實服務、尊嚴和務實的理念和作為,將攸關兩岸融合與政治整合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