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閩南師範大學、香港兩岸智庫聯誼會主辦,閩南師大兩岸一家親研究院承辦的思想者論壇11月22日在閩南師範大學舉行。 |
郭偉峰表示,推進兩岸融合發展,關鍵時要掌握方法論。方法論,就是關於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論。在推動和平發展階段,更多的是強調求同存異,在融合發展階段,求同存異已經無法完全滿足時代要求,聚同化異必定是最為重要的方法論。自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融合發展以來,關於兩岸融合發展研究目前已形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14年至今的十年,融合發展處於理論構建的階段,由於和平發展理論不能滿足實現國家統一的需要,需要將融合發展加入國家統一理論之中。隨著去年中央以“國策”的形式出台建設福建為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這意味著融合發展研究已經進入第二階段,也就是理論聯繫實際、理論指導實踐的階段,同時進入了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實踐階段,方法論就是聚同化異。
郭偉峰指出,聚同化異論是習近平哲學思想的創新。在經過了求同的基礎上,把已經基本形成的共同點予以強化,聚同化異是求同存異的升華,求同存異是聚同化異的基礎。求同存異不能靜止不動,靜止了,就無法進一步解決問題。經歷了求同存異的階段,聚同化異就有了發展的可能。習近平2015年7月15日會見德國社會民主黨主席、副總理加布里爾時說:“展望未來,我們應謀求從求同存異升華到聚同化異,聚利益、責任、挑戰之同,化意識形態、政治制度、發展階段之異,打造順應時代發展的新型黨際關係。”這一段話,清楚地闡述聚同化異與求同存異之間的辯證關係,放之兩岸關係,即為和平發展與融合發展明確了方法論。
他提出:兩岸融合發展究竟是為了什麼?不應該簡單理解為促進福建的經濟發展,或者是為了台胞台企的更好發展,這些因素當然是重要的但絕對不是最主要的,兩岸融合發展應該是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構建提供理論與實踐的創新,應該是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重要戰略部署。“一國兩制”理論在兩岸關係中的實踐,必須通過聚同化異的辯證統一方法。聚大同、才能化大異。要由被動到主動,再由主動到行動,才能聚、才能化。無論是在推進和平統一的進程中,還是在統一之後兩岸實施“一國兩制”方針政策的運用中,也就是在統一前後的全過程中,習近平聚同化異論是最為重要的指導思想。
郭偉峰認為,在香港實踐“一國兩制”的時候,出現了重大的幾乎失控的問題,主要原因是“一國兩制”香港方案的“共存思維”,在實踐過程中,被對立勢力逐步扭曲為並立思維,甚至發展為對立思維,結果“兩制”成為了敵對關係,進而嚴重衝擊一國。現在香港實施“愛國者治港”、融入大灣區,實際上就是調整了方法,以聚同化異作為在香港繼續維護與實踐“一國兩制”的主要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