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英九認為蔣介石的功過,應從全局來看。(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中評社台北12月27日電(記者 倪鴻祥)馬英九卸任後26日首度穿上高中母校制服,回到台北市建國高級中學演講並回應小學弟的提問。有人問到建中校門口有一尊可愛的蔣公銅像,到底該不該撤出校園?馬英九表示,要不要撤出校園不應由政府決定,應尊重校方各自認定。但無論如何,應整個來看蔣公的功過,不要輕易看說是威權的象徵,那是很不健康的想法。
建中是台灣排名第一的男子高中,馬英九、陳水扁、江宜樺、朱立倫等都畢業於此。建中校門口的銅像雖被完好保存,但在學校辦活動時常被變裝。
馬英九以“羽化與蛻變-從建國中學到“中華民國”為題發表演講,他以老學長的身份,從一個建中生如何成長,最後邁向“總統”之路侃侃而談,他說建中到“總統府”距離只要5分鐘,但他走了40年,不過他強調,絕無從小就有當“總統”的願望,若外界有此一說絕對是造謠。不論是演講或是問答,他也一再提及“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成功的改善兩岸關係。
小學弟問,只要一進建中校門,就會看到有一尊笑瞇瞇看著你的蔣公銅像,台南市長賴清德曾說要在台南把蔣公銅像撤出校園,賴一年多前到建中演講時問到這問題,賴說政治應退出校園,所以同意蔣公銅像撤出校園,請問馬英九的看法,該留在建中校園對著大家,還是撤到桃園慈湖對著陵寢?
馬英九表示,政府下令要把遺像搬走,覺得可能會令學校認為在干涉,應該由學校自行決定是否保留或如何處置,這涉及到對先“總統”蔣公的評價,但大家要想想看,如果不是他努力之下抗戰勝利,後果不堪設想;如果不是他保衛台灣,台灣被赤化也是不堪設想;如果不是他建設台灣,也不會有現在的成果。
馬英九指出,有人說這是政府的宣傳而已,這不是宣傳,去年牛津大學的教授米德寫了一本書“被遺忘的盟邦”,這書是本歷史書,沒想到很暢銷,這書裡寫到一段,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一場毫無勝算下的艱苦奮鬥,當時沒人預測蔣介石會勝利,等到他勝利的時候,所有的外國記者與外交官都跌破眼鏡,而他最大的堅持就是“絕不妥協、絕不投降”,讓日本沒有辦法、它的部隊被牽制在中國的戰場,沒辦法移到太平洋戰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