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嘉林說,就統派來講,如何提供“子彈”?如何提供材料?如何更好地表達對兩岸統一的願望?是值得關注的問題。每個媒體都要展現自己的作用,就一定要有“子彈”,要有一批知識分子、有學養的人去發表意見,這一點非常重要。不管是新媒體還是傳統媒體,總要有人去講話,去有力度、有精準度地發聲。
“例如我創辦雜誌,就可以凝聚起一部分知識分子,在這個陣地上發聲,並且是深度發聲。因為報紙上的文章都很短,很難進行深入的表達。”戚嘉林指出,事實上,影響兩岸決策和兩岸方向的,是一批默默關切兩岸問題的高端人士,他們的影響力很大,亦非常重視深度閱讀。
戚嘉林以對“一國兩制”台灣版的討論為例,闡釋了媒體在相關議題中可以發揮的作用。
戚嘉林談到,台灣版的“一國兩制”一定不同於香港版或澳門版,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歷史背景,隨著科技、社會關係的與時俱進,很多事情要具體處理。比如國民待遇,比如歷史建構和歷史記憶,再比如如何在合情合理的範圍內爭取高度自治,都需要具體進行討論。
“我覺得‘一國兩制’台灣版應擬定一個方案,當然這個方案不是永久的,可以經過五年、十年之後,再去討論怎麼去修改。只要媒體把它形成一個議題,在台灣社會中就會形成討論。”戚嘉林對中評社強調,很多事情普通老百姓並不知道,就需要媒體把它講出來,將其形成一個熱切討論的話題,更可以細分到各個領域,邀請專家進行更深入地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