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6日電/幫助嫦娥五號完成月表采樣返回任務、分析天問一號著陸區地形地貌……不久前,在香港舉辦的“時代精神耀香江”系列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到香港科研人員在國家探月、探火工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香港參與國家星際探索項目,不僅證明自己是國家科技創新的一支重要力量,更展示出與內地科創合作的廣闊前景。人民日報發表經濟社會部記者喻思南文章如是說。
文章指出,香港多所大學躋身全球大學排行榜百強,擁有1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科學家屢獲國家科技獎,人才不可謂不豐富,資源不可謂不優厚。在科技產業發展上,近些年香港腳步有些遲緩。究其原因,一個重要方面在於,香港雖有前端產出科研成果的實力,但缺乏中間技術研發轉化的平台,以及後端支撐產業持續成長的應用市場。科技創新鏈條不完善,優質科技資源潛力自然難以釋放。
香港之所短,正是內地之所長。內地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鏈完善,技術供給和成果孵化能力較強,創新創業環境活躍,更有廣闊的發展縱深和龐大的市場做後盾。香港和內地在科技創新上齊心協力、優勢互補,有助於香港以更開闊的眼界謀劃創新,打造國際一流的科創產業鏈,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不斷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香港之所長,也有助於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補短板、強弱項,推動科技創新再上台階。當前我國急需加強基礎前沿研究,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在醫學、數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等基礎研究領域,香港一些大學走在世界前列。這些積累是突破“卡脖子”技術、助推產業邁向中高端的重要創新資源。香港在對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推進國際合作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在知識產權、金融法律等方面積累了重要經驗,可以為內地企業走出去、進而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發揮應有作用。在國家科技創新事業中,香港有實力、有能力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近年來,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國家推出了不少務實舉措。國家科研項目經費可以過境香港使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向香港高校科研人員開放,超過300名香港專家進入了國家科技專家庫、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庫。鼓勵產學研合作的政策,為香港科創青年到內地創業打開了方便之門。
歷史深刻表明,香港的發展繁榮與國家緊密相連,找到“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交集,將產生巨大的聚合能量。香港擁有眾多愛國愛港的高素質科技人才,長期以來,香港科技界為香港和國家發展作出重要貢獻。香港特區政府順勢而為,引導香港與內地加強科創交流,在加大研發投入、吸引科技人才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科創發展工作漸見成效。可以預見,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入推進,香港和內地科創合作將結出更多碩果。
“歡迎更多香港科研人員參與國家航天任務”“希望內地科學家常來香港交流”。作為“時代精神耀香江”系列活動一部分,航天科學家走進香港校園時,常常聽到兩地科學家期待加強合作的呼聲。文章表示,如今,國家正在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向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邁進,這是香港科技界實現抱負、施展才華的最佳舞台。把握機遇、加強對接、找准定位,同心同行謀創新,香港必將為未來發展打下堅實根基,為新時代國家發展增光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