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漫漫科舉路!汪毅夫為兩岸學子講述科舉之艱
http://www.CRNTT.com   2018-08-29 00:19:14


結營儀式上,汪毅夫教授為在研習中獲得一甲的三位優秀台灣學子頒發“捷報”(中評社 李娜攝)
 
  因此,“要了解台灣的舉人不能僅從福建的科舉考試去看。”汪毅夫說,“台灣歷史上的第一個進士陳夢球就是1685年從‘北闈’即順天府鄉試勝出為舉人的。”

  汪毅夫教授表示,所以今之學者研究“台灣的舉人”,當包括從福建鄉試和順天府鄉試勝出的舉人,談論北京台灣會館的功用,也當包括收住貢、監生。台灣建省後並未單獨成為鄉試單位,台灣秀才要升格為舉人,仍然當循福建鄉試和順天府鄉試二途。 
                        
  “台灣學子的漫漫科舉路其實還應包括考試的艱難。”他感慨說,“來到北京路途固然艱辛,更糟糕的是,並不是一次就能考上。”他談道,台灣進士許南英三赴會試才中舉;台灣進士陳浚芝五赴會試始成貢士,多年後補行殿試終成進士。陳浚芝早年的《咏笋》詩有“幹霄自是他年事,出得頭來已幾分” 句,及至晚年終成進士,卻淡淡地將早年自我期許的“他年事” 視若他人事,連其好友台灣進士施士潔也以為他是以貢士終老的。

  結營儀式當天,汪毅夫教授還在現場為此次在研習過程中參與三次“科舉考試”均獲得優秀成績——一甲的三位台灣學子頒發“捷報”,頒獎儀式上,得中“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位台灣學子均身著漢服上台領獎,親自體驗了一把清朝科舉的歷史情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